这一刻,感受到33摄氏度的“凉爽”


平时,我是一名公安新闻工作者,用镜头和笔记录一线民警奔波在流调溯源、交通卡口、社区管控现场的身影。前些天,我自己也成了“画中人”,穿上“大白”,作为市公安局机关合成行动队的一员,支援S19通锡高速华庄出口查验点疫情防控工作。 湿热—— 俨然一个移动汗蒸房 变身“大白”,需要几步?刚拿到防护服,我正准备直接套上,查验点带班民警刘枫立马拦住我说:“外面的衣服脱掉再穿,不然一会儿热得站不住。” 刘枫是交警支队支援卡口的民警,他可是卡口查验的“老经验”了。我按他的指点,只留了一件短袖制服,穿上防护服后,再披上一件反光背心。刚穿戴整齐,一股闷热感传来。站在太阳下,仿佛置身于50多摄氏度的汗蒸房,能够明显感受到每个毛孔都在往外冒汗。半小时不到,汗水就顺着下颚滑落胸口,裤子全部被浸透,紧贴着皮肤,让人迈不开步,连正常行走都成了一种奢望。 高压—— 每一刻都要聚精会神 查验点的工作很紧张,一组4名警力分别负责入锡车辆司机的问询、信息汇总登记、检查车辆防控措施、离锡车辆的查验,缺一不可。跟着刘枫熟悉查验过程,无车的间隙,他随口问我:“穿着防护服感觉怎样?” “很闷!” “闷就对了,说明穿严实了!” 这样闲聊的机会并不多,入锡货车一辆接着一辆进入卡口。“请问您手机号码多少?有没有企业联络人过来对接?”汽车马达的轰鸣声让面罩下的我不得不扯起嗓子,信息录入十分重要,每次我都要聚精会神,反复核对。一上午下来,喉咙已经有些沙哑。 “穿了‘大白’,口渴不能喝水,闷热不能透气。”刘枫告诉我,“身体的疲惫不算什么,压力主要来自‘不误一刻、不漏一人’的卡口责任”。 焦急—— 心率飙升到119 每天上午10点多是入锡高峰,高速收费站外已出现车辆排队积压现象,查验点也挤满了货车。“警官,我拿到通行证了,看看能不能先走?”一名货车司机朝着我们跑来。一旁的刘枫赶紧拦住了他:“不要下车,按顺序确认完就可以走了。”等候查验的司机难免焦急,我们更不敢有丝毫耽误,都不自觉地加快速度。 中午,后勤保障部门把盒饭送了过来,但大家都顾不上吃午饭,待眼前一波高峰散去已经是下午1点钟。趁着吃饭的工夫,我抬手看了下表,发现心率数值已经达到了119,可在平时,爱好运动的我静息心率从来没有超过60。 拉开防护服的一瞬间,汗水随之往外洒出,室外33摄氏度的热风灌入身体,我竟感觉十分凉爽。这一刻,我深切体会到那句话,“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