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和他“十二分”放不下的事


大清早,一场大雨说来就来,稀里哗啦下个不停,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早上7点,57岁的社区民警夏春生就赶到了所里。刚刚给水杯加满水,雨就来了,他不禁暗自庆幸自己的远见。 按照所里的班次安排,还有5天老夏就要到隔离点驻点值守了,这一守就是16天。也就是说,这16天的驻点值守,社区的警事他是没办法顾得上了,毕竟分身乏术。 为此,老夏早早就把接下来5天的工作提前安排好了,趁着徒弟小方和辅警队员小常、小葛还没来的档儿,他再次把时间、任务、区域、要求一条条又细细梳理了一遍。 “师傅,对不起,来晚了,来晚了。”就在老夏拿出手机准备给小方打个电话的时候,小方进门了。他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雨水,一边连声道歉。小常和小葛也前后脚进了门。 “老规矩,还是我带小常、你带小葛。现在下雨,我们把任务临时调整一下,今天先把附近的场所和人员走一遍,下午提前点回来录信息。”老夏对小方说。 第一项任务是对辖区足浴、棋牌室等14家场所逐一“过堂”,重点是提醒管理者坚决禁止人员聚集;第二项任务是对包括独居老人在内的47名相关人员进行走访;第三项任务是检查老旧小区出租的车库消防安全和暂住人员……老夏一共列了12桩事,哪一桩都不能马虎,更不能落下。 “师傅,要么今天你坐镇,我们去跑。”小方放心不下老夏的身体,因为老夏的身体确实不好跟常人比。 “我坐在家(所)里,你们能忙得过来吗?再说有些群众非得我去跑不可。”老夏知道徒弟的好意,也丝毫不怀疑徒弟的能力,但的确有的事非得自己去不可。 14年前,老夏在执行任务中颈椎意外受伤。因为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如今,他的颈椎里装着钛合金钢板、金属网和四根钢钉,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头颈部不能随意转动,下肢浮肿,右膝无助力,天气变化的日子更是加重。就说右膝无助力这一点,就把老夏折磨得够呛。常人走路迈腿是下肢带动身体向前移动,老夏行走的时候,要靠身体的摆动带着右膝向前,实际上是拖行。尽管老夏有理由选择其他轻松的工作,但他说,坐办公室心里不踏实,跑社区,就当是康复锻炼吧。 其实,老夏一进入工作状态,哪里是把工作当康复锻炼,他的微信运动纪录里,最高纪录是一天13公里,一天7公里是常态。 老夏说非他不可的人和事,自然也有道理。他在辖区14年了,居民们老的少的都认他。 辖区89岁的胡老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曾经走失20多次。胡老太除了子女,家里很多亲属都认不出,却能认出老夏。所以,眼看就要进驻隔离点了,老夏哪能放得下胡老太呢。他要上门当面交代胡老太的子女,务必看护好老人。 老夏说,1600多名流动人口租住在辖区,很多人租住的地方空间狭小,隔三差五地就得检查一遍。他说,任何时候,都要细心再细心,生怕有个闪失。 26岁的小杨因为“二进宫”,父母亲被他伤透了心。这些年来,老夏为他没少操心。在老夏的帮教下,小杨找了一份正经事做。但因为务工企业所在地发生了疫情,小杨一时出不去,暂时待在了家里。老夏担心小杨经不住蛊惑重操旧业,所以,上门走访是必须的。 “夏叔,你放心,我在家里也没闲着,最近正帮着爸妈做点事呢。”听到小杨的话,老夏很欣慰。 “这些年,我家这个孩子多亏了你呀。”老杨把老夏送到楼下,说起儿子的变化,他由衷地感激。 12桩事涉及的工作,件件都要落地落实。好在大雨就下了一天,接下来的4天,天公作美,老夏和小方分工协作,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5天后,将辖区最后一家单位检查结束,老夏和小方、小常、小葛回到所里一一核对完任务和信息采集录入的情况。他洗了把脸,然后把肿胀的双腿搬到椅子上。尽管颈脖又酸又胀,但他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老夏说,明天,他可以安心进驻隔离点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