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警察的幸福


嗓门大。这是闫键飞给我的第一印象。 闫键飞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作为河北公安的4名代表之一,他近日刚刚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的火炬传递。我去基层做心理服务工作,得知他正奋战在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安保一线,便就近去拜访。 推开闫键飞在驻地的房间,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架子上的一堆药,有十余种,冲剂、片剂、丸药、贴片皆有,旁边还有两个便携式药盒。也难怪,这么多药,如果出去一整天,一个药盒肯定是不够的。 话题自然从这些药开始。我问:这些药都是治什么病的? 闫键飞说,鼻窦炎、甲状腺结节、心脏早搏、神经性耳鸣、左侧膝关节内半月板后角及外侧半月板前角变性、髌上囊积液、髌腱扯裂、骨损……闫键飞说着自己的病痛,后面越说越快,凭我有限的医学知识实在弄不明白,但有一句我听清了,他说,刚刚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我低语了一句,这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啊。 您说什么?闫键飞像上课走了神的小学生,不好意思地问我。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大声问:您的耳朵听不清吗? 闫键飞点点头,说自己的右耳只剩下30%的听力。作为特警教官,他常年参加打靶训练,由于早期保护措施不得力,严重影响了右耳的听觉功能。闫键飞解释的样子,如同时光里恍惚的微笑,与某种快乐有关。 我问,作为一名警察,您的幸福感在哪里? 他回答,他们家三代人中出了5名人民警察,对他来说,警察已经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有了深刻印记的家风传承。 “这种情怀像跟我一起长大的影子,已经紧紧地与我连在一起。我从警校一毕业就知道怎样去做一名警察、做一个怎样的警察。这么多年,儿子只向我要过一次礼物,是一身特警制服。妻子从网上买了一套类似的,修改成小版特警制服,那一夜,儿子坚持要穿着那身衣服睡觉。有时候,我想,理想应该是人活着的念头,坚持并努力实现,会成为一生的幸福……” 答案并不在我的预想范围之内,我想继续提问。 闫键飞说:“特警出警多是大事,每次任务我都揪着心,担心队员出事,担心群众出事。当我冲在队员前面的时候,反而会平静下来。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没有和队员一起出警事大。” 他回忆起2018年春天处理的一次警情。那是一个持枪对抗事件现场,嫌疑人情绪激动,周边群众更是紧张恐慌。谈判未果,嫌疑人嚣张地将枪口伸出窗外。“我一边靠近房屋对嫌疑人喊话,一边带领两名突击队员从正面突击,在爆震弹的掩护下,我突入房间制服了嫌疑人。那一刻,我开心得像小时候考了100分……” 闫键飞说,有一年他到外地执行任务,整整118天。父亲想他想得紧了,给他发来一条短信:“吾儿,任务重要,责任重大,安心工作,家中一切都好,勿念。”闫键飞说,118天里,他只哭过那一次。 “冬奥安保开始后,家里全靠妻子撑着。她带着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双方的老人,过一个和美的却没有我的春节。” “孩子们很懂事,我下班后也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一次,我陪孩子们一起看动画片,竟然坐着睡着了。妻子做好饭叫我,才发现孩子们怕打扰我,关掉了声音,看着无声的动画片……” 其实我只想问:一名警察的幸福是什么? 闫键飞的答案似乎不对,又似乎很对。或许,战友们都这样吧,面对情感的话题,表达总有些笨拙,远没有出警时那么迅捷和准确。他们会因为执着理想而幸福,会因为处警圆满而幸福,也会因为亲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幸福,但最根本的缘由在哪儿呢? 送我出来,恰好有队员准备上岗,闫键飞叫住他,一边叮嘱着一边帮队员整理装备。此时正是黄昏,光线晕染,制服的轮廓像笔挺的山峰,却比远山更清晰、更厚重。我一下子明白了:一名警察的幸福感来源于群众的安全感。这是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使命,是嵌进骨子里的初心。 临别,我真心地说:冬奥会圆满结束后,好好放松一下吧。 闫键飞笑着说:是啊,我可以安安心心去做手术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鹿县公安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