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党员警察不上,谁上?战“疫”34天,每一名民警手拉手筑起的,是一道坚固的生命屏障
在额济纳战“疫”34天


10月18日,当我在请战书上郑重写下自己名字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离家480公里外战“疫”长达34天。 我是来自陕西农村的农家孩子,从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毕业后就考入最西部的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参加公安工作。26年的时间,内蒙古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额济纳旗疫情发生后,我局启动一级勤务模式。国庆节没有休息,第一批刚刚轮休4天的民警、辅警全部返岗,我第二批轮休的计划自然也泡了汤。出发前,妻子红着眼一言不发地为我整理行装,但警服肩章上那两个小小的卡口,她扣了好几次才扣进去。“一定要注意安全”“早日平安归来”……临行前,妻子反复叮嘱。 作为援额战“疫”警队的带队人,我和19名队友简单准备一个小时就星夜驰援额济纳。10月19日0时8分,我们驰援民警小分队就到达了目的地,报到、整装、领命、分组……凌晨1时整,全部上岗。 战“疫”34天,我们奔走在5个核酸采集点、7个隔离宾馆、3个封控小区、1个集中收治定点医院之间,每天至少执勤16个小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常常把内衣捂湿……这些对一名党员警察来说,是一道必答题。很欣慰,34天后,我们交上的是一份合格答卷。 在额济纳的34天里,有许多难忘的事情。 最骄傲的时候,是10月29日。朋友发来的一条信息:11名阿拉善学子向额济纳捐赠1000只医用口罩。而我的儿子鸿格尔,一名大学法学系2021级新生就在其中。那一刻我感叹,我的孩子,你长大了! 最激动的时候,是11月18日。我们得到消息,157名隔离人员,包括19名老人(最大的79岁)、20个孩子(最小的3岁),可以安全回家了。 最感动的时候,是11月19日。战“疫”归来的那天,隔离宾馆门前,100米外,妻子穿着节日才会穿上的蓝色蒙古袍不停地向我挥手。当我们集体向家人敬礼的那一刻,我的泪水不自觉滑过了脸庞。 “有人问我怕不怕,我怎么会不怕呢?我怕自己感染、怕家人感染、怕越来越多的群众感染!”从额济纳归来的第一篇隔离日记里,我写下了这样的话。但我知道,越怕越不能退缩,这个时候党员警察不上,谁上?战“疫”34天,每一名民警手拉手筑起的,是一道坚固的生命屏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