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文化频道  >  原创馆  >  头条  > 正文

他身上的快乐让我瞬间感到了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厚重且朴素的简单,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而他却以笑容和解一切——

青春的回答

2021年12月13日 09:28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高麓   
中国警察网 · 高麓  |  2021-12-13 09:28

  在新疆和田边境管理支队垴阿巴提边境派出所,有很多年轻的战友,他们正是阳光灿烂的年纪,担负着基层边境警务工作的琐碎、繁重、清苦以及荣光,和他们生活工作在一起,让我强烈地感受到青春绚烂的样子。

  派出所康阿孜边境警务站的副站长巴特力别克·买拉提汗,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平时,我们都叫他巴特力,哈萨克语寓意为“勇往直前”。

  垴阿巴提乡,坐落在喀喇昆仑山中的一个静谧乡村,沿着逶迤的山间公路,在两侧逼仄的山岭的挤压下,山谷中的康阿孜边境警务站犹如一座灯塔,更像一座孤岛。

  我见到巴特力的时候,他正站在岗亭下执勤。

  这个身材魁梧,自带一头细细卷发的小伙子,虽然说话有时还会害羞腼腆,但少数民族天生的乐观和幽默是遮盖不住的。

  巴特力的家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萨尔托海乡,从北疆草原到南疆高原,2100公里的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

  一天夜里,思乡的他跟我讲起了他在家乡放羊的少年往事,那场景仿佛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

  他放羊时住的地方是在一个山坡的顶部,每天,他将羊群赶到山脚,然后,自己再返回山顶,坐到毡房里喝奶茶、复习功课,等到了时间,他再慢悠悠地沿着山脊到一处固定的地方,羊群会从山脚下一路吃草上来,双方的约见自然而然。

  那时,他只有十三四岁,常常要背上20多公斤的饮用水上山,脚下仿佛有千钧重量,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有时,碰到弱小的羊羔走不动了,还要抱着它回家。他说,正是这些少年时期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也让他养成了坚强不服输的性格。

  派出所的工作有序而具体,每天他都要写信息,填报表,这些工作项目一开始令他无从下手。但他凭着一股劲儿,加上多方请教,很快就干得有模有样了。

  平时在执勤点上查车一站就是数小时,卸下数十斤的防弹衣,再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整个人已经被汗水浸透,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笑了笑说,“生活要求我们必须一直奔跑,既然无法操控,那就再坚持一下。”说这话的时候,我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像个哲学家。

  在警务站工作是枯燥的,但也会出现千钧一发的时刻。

  一个冬夜,正值冷锋过境,朔风裹挟着沙尘暴不断肆虐,平均能见度不足2米,巴特力和辅警艰难地沿着公路进行例行夜间巡逻。凌晨3点20分左右,他听到前方有人呼救,原来是一辆货车翻倒在路边,由于没有信号,司机已经被困了数小时,体力严重透支,情况十分危急。巴特力见状,一边迅速向派出所上报情况、组织辅警拉开警戒带、设置好安全指示牌、协调拖车将翻倒的货车送到山下修理,一边展开救助,将被困司机送至警务站休息。一起雪夜事故就这样被他成功化解。

  遇事沉着冷静,应对得当,这是一个年轻民警成熟的第一步。

  巴特力还是个“多面手”,警务站距离最近的县城都要近100公里,这里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大到装备架、阻车桩、小到犬舍上的门闩,护栏网上的转轴,都是巴特力焊接的。

  “我爸爸是个‘厉害’的人,”巴特力一再强调。他父亲的焊接手艺在家乡很有名气,得到了父亲的传授,巴特力将这门技艺在边境上赋予了新的意义。

  工作之外,巴特力是个很活泼的年轻人,每次周末,派出所集体踢足球他总是最积极的一个。

  他还喜欢刷短视频,一次他兴致勃勃地向我展示他休假带家人去喀纳斯游玩的视频,他指着屏幕里的人跟我介绍,这是他父亲,这是他母亲,这是他的姐姐,说着说着,他“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好像又回到了当时快乐的时光。

  他身上的快乐让我瞬间感到了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厚重且朴素的简单,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而他却以笑容和解一切。

  警务站外部自然环境恶劣,每天下勤回宿舍,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能带回来不少的“土特产”。

  巴特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决心改变这个现状,为了让大家安心工作,他自掏腰包去县城拉了200株白杨树苗和核桃树苗,没有灌溉条件,他就从山谷底的皮羌河里一桶一桶地拉水,在巴特力和战友们的精心培育下,如今已经亭亭如盖的树林,簇拥着康阿孜边境警务站,成为这苍茫山谷中一颗明媚的翡翠,无论山谷中的狂风如何呼啸,这里依然沉烽静柝,边尘不惊。

  没有一段经历会是白白度过的。

  这些年少时难忘的经历、掌握的技能、听过的故事,如今都成了巴特力对青春最好的回答。

  临别时,我和巴特力敬礼道别,他身后的国旗在山间猎猎作响。

  支撑那抹鲜艳的旗杆,是他用昨夜去工地找到的废旧钢管,一根根焊接而成的。

  (作者单位: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