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幅 横幅 斗方 扇面
书画作品的几种表现形式


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书画作品是书画艺术的外在呈现,不管是铸刻在甲骨、青铜器、石鼓等器物上的书法,还是画在纸、绢、帛、布上的美术作品,都有不同的形式,琳琅满目。但随着书画作品的规模化呈现,人们对其原作形式也进行了归类,分为中堂、条幅、横幅、斗方、扇面、楹联、匾额、条屏、册页、手卷……也有根据书画作品的装裱形式分为卷轴、镜片、卡纸、装框……还有根据书画作品的大小幅式分为小品、长卷、四尺、六尺、丈二匹等。本文结合警营11位书画家王先国、刘长平、赵慧山、于恩华、刘志杰、骆浩、张苏闽、郝贵君、宋那羽、陈岗、韩放创作的作品,谈谈书画作品的几种形式:条幅、横幅、斗方、扇面。 隶书--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作者:王先国 草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赵慧山 草书 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 作者:刘长平 条幅 条幅,是竖着书写的长条形作品,尺寸常为一整张宣纸竖向对裁或者三裁、四裁等,一般也将高宽比例超过3以上的书画作品视为条幅。如果将几个条幅并排在一起,就形成了“条屏”。书法作品的条幅形式可书写各种书体,篆书、楷书、隶书宜规整有序,草书、行书应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连贯呼应和行与行之间的左右摆动。美术作品注意虚实对比,透射出空灵为上。本期刊发赵慧山的对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由于同写在一张竖式纸上,所以也是条幅形式。王先国用隶书将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规整的呈现,纵横有序,使书法条幅显得稳重静雅。刘长平用草书创作的条幅作品,豪放的线条在钩环盘纡中跌宕起伏,遥相呼应,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作者腾挪翻绞的书写状态。 行书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作者:刘志杰 国画 《峡江烟云》 作者:于恩华 横幅 横幅,是相对于条幅而言的书画作品形式,尺寸经常为一整张横向宣纸或者横向对裁、三裁等,一般也将宽高比例超过3以上的书画作品视为横幅。横幅也称为“横批”,重点在“横”,所以书画家往往在作品的横向延伸上做文章。传统的横幅书法作品往往从右向左竖着书写。由于宋代以前人们常常是在条几上书写或者席地而坐书写,所以横幅书画作品居多。如果横向作品的尺寸太长,也称为书画“长卷”。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经典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都是横式。由于横向长度没有一定之规,所以古代很多美术作品就将横幅延展成了长卷,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全景式创作和展现。本期刊发刘志杰书写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就是用横幅形式呈现,小行书温文尔雅,适宜悬挂。于恩华创作的横幅山水画《峡江烟云》,用大写意的浓墨淡彩将雄壮的山河渲染得更加有气势,使云蒸霞蔚的感觉扑面而来。 国画 《傲清雪韵》 作者:张苏闽 国画 《大山深处有人家》 作者:骆浩 国画 《希望之光》 作者:郝贵君 斗方 斗方,是书画作品的传统形式之一,明末清初文学家、美学家李煜在《闲情偶寄·卷四·器玩部》中记载:“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巾条、斗方及横批三式。”顾名思义,“斗方”是形容不太大的正方形书画作品。《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解释:“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传统的斗方书画作品都不大,一般一尺、二尺见方,故又称为“小品”。但随着宣纸制作工艺的发展,人们也将六尺、八尺、丈二等大幅宣纸创作的书画作品的对裁形式称为“大斗方”。现在的画家常常在斗方作品上进行小写意创作,通过小作品展示大意境。此次选刊张苏闽创作的国画《傲清雪韵》,虽然只画了两只小鸟和数枝寒梅,却感受到了满天大雪中的盎然生机。骆浩创作的斗方《大山深处有人家》,画面中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座庭院和一只渔船,作者并没有画出大山的轮廓,却令人仿佛置身大山深处。郝贵君创作的斗方《希望之光》,同样给人带来无限的思考,一盏发散出温暖光芒的马灯,让人想起了希望,给予了力量。 国画 《繁花似锦》 作者:陈岗 行书 《仁厚博雅》 作者:宋那羽 扇面 扇面,是书画作品创作中的特殊形式,由于其外形像扇子而得名。中国扇有着悠久的历史,不管是官方的五明扇、纨扇还是民间的竹扇、蒲扇,都受到大家的喜爱。扇面一般分为团扇和折扇。团扇历史久远,古代皇帝后面仪仗中使用的掌扇即为团扇。西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团扇由于不能折叠,所以催生出便于携带把玩的折扇,折扇在明代开始盛行。在扇面上写书作画,成了文人雅士的挚爱。《晋书·王羲之传》写道:“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扇面书法创作一般分为少字作品和多字作品,少的简单写上几个名言警句,多的可以写上一首诗词。在折扇形式上面写书法,由于折扇上宽下窄,所以常常采取一行长一行短的相间隔形式,使章法布局更合理。本期刊发宋那羽创作的扇面《仁厚博雅》即属于第一种少字形式。陈岗创作的国画《繁花似锦》属于团扇形式,用鲜花绿叶铺满整个画面,而落款仅仅用了一个“岗”字,凸显对比。 当然,在各种形式的书画作品中,印章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一幅完美的作品,除了最后要盖上名章外,往往还要盖上几方闲章来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本期选刊韩放的篆刻作品《无挂碍》和《凿山骨》属于阳文印章,印面只有1厘米见方,就可以盖在书画作品中的合适位置,为作品增色添彩。 篆刻 《无挂碍》《凿山骨》 作者:韩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