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开馆,上海公安博物馆门口已排起了长队;荣誉仪式专区,正在举行的荣誉仪式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热门展品前,熙来攘往的身影穿梭其间……作为一家以警察历史、警察文化为收藏和展陈题材的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公安系统唯一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收藏了晚清至今的中外警察题材藏品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6件(套)。
开馆26年来,浩若烟海的警事文物见证了上海由“冒险家的乐园”到“人民城市”的巨大转变和上海公安的忠诚足迹,年均吸引中外游客超过23万人次。
国家一级文物《王云五小辞典》及附件。(上海公安博物馆供图)
让警事文物见证信仰之光
“在严酷的斗争形势下,中共上海地下警委书记邵健自创密码,将战斗在旧上海警察系统内的472名地下党员的姓名、警号、入党日期等信息,标注在这本《王云五小辞典》中,成为地下警委的党员档案库,这本小辞典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在上海公安博物馆公安史展厅,一名身着警服的学警志愿讲解员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随着他的深情讲解,观众或目不转睛地观看展品,或拿着笔记本抄写,或托着照相机寻找着最合适角度拍摄。
上海公安博物馆非常注重文物的征集和等级评定工作。去年以来,共征集到红军十周年纪念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及附属文稿、《上海市七个月来公安局的工作及执行政策的报告摘要》等1500余件(套)珍贵红色革命实物,其中23件(套)被评定为国家二、三级文物。
在4800平方米的展厅内,《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入城纪律十二条》《上海调查资料》《一分钱》儿歌手稿、陈毅同志亲笔签署的枪毙接管人员欧震的命令、报道上海公安机关打击证券大楼内金融投机的泛黄报纸、全国第一个警民联系箱等珍贵文物,见证了上海公安机关忠诚于党的政治本色、刀刃向内的决心,勇立潮头的担当和为民服务的情怀,也成为社交媒体的焦点和广大观众的网红打卡点。
用荣誉仪式提升拼搏之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今年“七一”前夕,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机场场区派出所30余名民警来到上海公安博物馆重温入党誓词。庄严的氛围、挺拔的身姿和铿锵的誓言,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身为警察的崇高感也在民警心中油然而生。
去年年初,上海公安博物馆在一楼打造出上海公安机关荣誉仪式专区,专区天花板上新增一枚巨大的警徽,专区中央有党旗、国旗和警旗,可以根据仪式主题进行相应调整,专区墙上装配雕刻着“十六字总要求”、“三个世界一流”上海公安机关奋斗目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等标语。
荣誉仪式坚持对民警辅警家属和观众开放,使在这里举办的入党、入警、警衔晋升、退休等荣誉仪式能够对内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对外展示形象,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数百场荣誉仪式在这里举行,参加仪式的民警辅警纷纷表示,上海公安博物馆荣誉仪式专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设计优美,堪称全市6万余名民警辅警的精神家园。
用思政课堂激发奋斗热情
7月1日起,“忠诚的警魂——上海公安机关政治建警展”吸引了广大民警辅警的关注。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个展览旗帜鲜明,脉络清晰,实物展品和场景还原,步步皆景,处处都是亮点,既是对上海公安红色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当下公安工作现代化成就的全方位展示;既关注公安热点,又富有上海的城市特质,耐人寻味,催人奋进。
近年来,上海公安博物馆立足“铭记公安历史、弘扬优良传统、铸牢忠诚警魂、激励担当作为”的职能定位,陆续推出“忠诚路上的荣光——纪念建局75周年展”“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上海公安红色资源联盟联展”等大型主题展览,组织编写《火红印迹》《金色记忆》等讲述警事文物背后故事的思政教育读本,参与制作上海公安“口述历史”系列短片和反映首任局长李士英革命生涯的红色话剧和情景剧,用形象生动的思政课堂,激发广大民警辅警“建设世界一流的平安城市、世界一流的警务模式、世界一流的警察形象”的奋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