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新警参观警史馆。
走进浙江衢州警史馆,一排神态各异的警察形象铜雕首先映入眼帘,敞亮的大厅透出庄严肃穆。门口匾额上赫然写着的“衢州警史馆”五个大字,仿佛正无声诉说着衢州公安自1985年建局以来的光辉历程。
衢州警史馆位于衢州市警务技能训练基地,面积613平方米,以“忠诚勇毅、擎旗奋进”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AR大屏互动、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衢州公安建局以来的历史积淀和峥嵘岁月,以及衢州公安在衢州建市40周年以来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和谐稳定做出的突出贡献。
2025年1月10日,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衢州警史馆正式开馆。这座历时三年筹建的红色地标,不仅是衢州公安建局40周年峥嵘岁月的集中展示,也是衢州市公安局献给建党104周年的特殊礼物。
“公安史是党史的生动注脚。我们在此陈列的,不仅是衢州公安40年来关于忠诚、勇毅、奋进的故事,更是那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种。”衢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警史馆的陈设。
忠诚血脉:从革命初心到警魂传承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步入警史馆,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中的这段文字赫然入目。
作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方志敏曾亲自领导开化地区的革命斗争,他笔下的美好愿景,正是当年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目标。而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的衢州公安前身——地方党组织保卫部门,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保卫革命成果、守护人民政权的神圣使命。
“我们按照衢州公安的发展历史,以‘忠诚、勇毅、奋进’新时代衢州公安精神为主线,将整个场馆分为忠诚篇、勇毅篇、奋进篇三大篇章。”警史馆兼职讲解员张韵洁告诉我们,“关于忠诚篇,我们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85年建局这期间,讲述了衢州公安从地方党组织保卫部门到建局前,以武装剿匪、维护政权为主的工作内容。这既承载着警察队伍的历史记忆和光荣传统,也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建警之魂。”
除了忠诚篇,勇毅篇着重介绍了衢州公安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过程中因公牺牲的英雄集体及个人事迹。奋进篇则展现了衢州公安自建局以来主动对标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红色初心历久弥坚,藏蓝使命代代相传。方志敏烈士笔下“可爱的中国”已然成为现实,新时代衢州公安机关作为平安衢州的忠诚守护者,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忠诚使命,以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为精神坐标,在护航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围歼暴徒战役英雄榜。
镇馆之宝:警察节的国旗荣光
在警史馆展厅正中央的展柜里,一面长5米、宽3.3米的巨幅五星红旗高高悬挂着,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是2021年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
“它代表着党和人民对公安队伍的最高褒奖。”2021年7月1日,衢州市公安局驻京联络组历经半年申请,终于让这面编号为2021—0004号的国旗“落户”衢州。
这样一面有着重要意义的五星红旗,为什么能被衢州警史馆收藏?这背后,有着一段光辉的围歼暴徒、维护平安的衢州公安战斗史。
1983年12月30日夜,江西省南昌市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以熊南平为首的四名武装暴徒在南昌市委大院杀害武装执勤卫兵后,盗走冲锋枪2支、手枪5支及子弹2400余发,并劫车逃窜至衢州。当晚,他们藏匿在车站旁的益民住宿店,计划次日前往温州继续作案。
12月31日22时,上街派出所民警杨国宪、周进才在执行搜捕任务时与暴徒狭路相逢。暴徒突然开火,周进才接连中弹,杨国宪中弹后从二楼窗户落下,两人当场壮烈牺牲!暴徒随即劫车逃往常山方向,途中车辆抛锚在航埠汽车站附近。
在围捕过程中,暴徒伏击了正在航埠汽车站临时指挥部开会的追捕民警,副局长周友根身中五颗子弹,仍然顽强抵抗,在肠子外露时仍坚持指挥。
后暴徒又挟持两名当地群众带路,其中一人遭残忍杀害。
1984年1月1日清晨,暴徒饥寒交迫,藏身于沟溪乡一家无名饮食店。在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张秀夫的亲自统筹指挥下,衢州公安迅速有力组织发动了近万名军警民发起强攻,同日14时左右,4名暴徒被当场击毙,所有被盗枪支弹药全部缴获。这场惊心动魄的围歼战仅历时17个小时。
此战中,衢州公安民警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民警杨国宪、周进才为保护人民壮烈牺牲,时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周友根身中五弹英勇负伤。后衢州市公安局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周友根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杨国宪、周进才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并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2021年,这面用鲜血换来的红旗被永久珍藏于警史馆,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
民警李振恺的调解工作笔记本。
警魂赓续:衢州公安人的接力
杨国宪、周进才只是衢州公安众多英雄模范的一个缩影,广大公安先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奠定了新时代长治久安的牢固根基。无数公安前辈和英模先烈为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奉献了青春乃至生命。
在衢州公安英烈墙上,62个名字静静诉说着忠诚与奉献的故事。其中,“062395”这个警号的故事尤为感人——它属于烈士汤国华,又在20年后由女儿汤淑琦重新佩戴。
2003年,民警汤国华在追捕一名在逃人员时不幸殉职,留下18个月大的女儿。汤淑琦通过母亲珍藏的照片和父亲战友们的讲述,拼凑出父亲的形象——在寒冬泥潭中抓捕歹徒、逆行而上的英勇无畏的人民警察。
初三那年夏令营,汤淑琦来到父亲的母校——浙江警察学院,在校史馆再次看到父亲的照片。那些陪伴她长大的故事,变成了一行行镌刻在英模荣誉墙上的文字,也坚定了她从警的理想。2023年,从警校毕业的汤淑琦回到家乡,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被封存的警号在20年后终于再次启用。
“这串数字对我来说,不仅是血脉连接,更是传承,是使命!”如今担任警史馆兼职讲解员的汤淑琦这样说。
烈士汤国华的警号,20年后由女儿汤淑琦重新佩戴。
同样传承先辈精神的,还有来自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的民警李振恺。他的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航埠镇公安特派员,“一个人、一把枪守护整片乡土”的故事成为他童年的枕边记忆。2020年,李振恺如愿穿上警服,爷爷捧着照片逢人就夸:“这是我孙子,接班了!”
2022年寒冬,李振恺跃入刺骨的南湖水中,救起一名溺水者。说起那一刻,李振恺从未有过任何犹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点把人救上来!这份勇敢和果断,似乎源于爷爷给予的勇气——一如爷爷当年独自面对暴徒时的无畏。
如今,李振恺也成为警史馆的一名兼职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述着关于衢州公安的那些守护故事。
在警史馆里,李振恺爷爷的调解笔记静静摊开着,记录着两位村民化干戈为玉帛的温暖瞬间;而汤国华的工作照上,那坚毅勇敢的眼神,就和女儿执勤出任务时的状态一模一样。这些感人的传承故事背后,都印证着这样一个永恒真理:警徽的重量,不仅在于危急时刻的纵身一跃,更在于平凡岁月里的执着坚守。
英烈墙。
宣教阵地:点燃理想之炬
无论是意义非凡的“镇馆之宝”,还是退休民警们热心捐赠的富有年代感的工作笔记本、照相机、大哥大等物件,警史馆中的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意义深刻的警察故事,仿佛向世人娓娓道来,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忠诚印记。
如今,衢州警史馆已成为全市公安机关民警辅警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刚参加公安工作的新警,在这里完成理想信念“第一课”;无数公安老前辈来到这里,重温难忘的从警时光,忆往昔岁月峥嵘;来自各所学校的青少年们走进这里,感受厚重的衢州公安发展史,在心中根植下同一个“警察梦”……今年,衢州警史馆还被评为衢州市社科普及红色基地精品活动案例之一。
“未来,我们将把这里打造成全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让更多人走近衢州公安的发展历史,触摸历史的温度,聆听忠诚的故事,让每一位来访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公安机关的使命担当,更真切地体会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安幸福生活。”衢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座承载着衢州公安记忆的“宝库”,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持续为新时代公安队伍注入精神力量,让忠诚警魂在代代相传中永葆生机。
(图片由衢州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