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蕉江瑶乡,群山披翠,溪水潺潺,山风的清凉裹挟着夏日的热情,掠过宝盖山的每一道褶皱。雨后的清晨,我们一行再次踏上了去往水塘浸村的山路。
十八弯山路的尽头,便是离县城最远的水塘浸村了。将车停在路边,抬眼望去,半山腰上的瑶寨秀美多姿。村民凤江礼家门前的两棵马褂木依然挺拔,青枝绿叶间点缀着鹅黄色的花朵,像一盏盏小灯笼——我惊喜不已,马褂木开花了!几年来进村,这次终于赶上了马褂木的花期。
第一次见到马褂木还是6年前,我跟蕉江派出所的王所长来到水塘浸村。王所长告诉我,马褂木学名叫鹅掌楸,因为叶片形状像古代人穿的马褂,所以有了马褂木的名字。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马褂木的花语是“承诺”和“信用”。看着枝头间形似郁金香的花朵,我不由感受到另一种无声的承诺——对人民的承诺,对初心的坚守。
凤江礼的女儿今年高考,这个曾经因家庭困境辍学的女孩,如今已亭亭玉立。6年来,我们见证了凤家的点滴变化:从为凤江礼办理残疾证到为凤家落实低保,从孩子重返校园到凤江礼的康复治疗。每一件事,都凝聚着民警辅警们的心血。
夏天的马褂木,花开得热烈,像极了瑶乡人民淳朴而炽热的心。坐在凤家门前的马褂木下,听凤江礼讲述这几年的变化。他的手臂已经能缓慢抬起,操作手机的动作虽然有些迟缓,但比以往已经灵活了很多。他的妻子忙前忙后,端出自家种的水果,非要我们尝一尝,“这些年,多亏了派出所的民警们,我们家才能挨过来啊!”
趁大家闲聊之时,我在村里四处走走,一边和老乡打着招呼,一边用手机拍下幅幅小景。眼前的瑶寨像一幅被岁月晕染又缀满生机的画卷——沧桑的树皮老木屋沉淀着厚重的烟火气,与新起的钢筋混凝土小楼形成奇妙的对照。房前屋后开满不知名的野花,柑橘树青果初结,桂花树则把暗香织进每一缕阳光里,只待秋风来时慢慢吐芳。村后的梯田里,秧苗正泛着嫩绿波纹,一群小鸟欢快地飞入丛林深处。
翻看手机里每次来这里拍摄的照片,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蕉江派出所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份爱民情怀始终如一。每一任所长接过接力棒时,都会郑重承诺:“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们就在。”这承诺,如同马褂木的花语,是诚信,是坚守,更是对这身藏蓝的无限忠诚。
夕阳西下,我们在声声挽留中告别瑶寨。凤江礼的女儿站在树下,手上举着一朵刚落下的马褂花,笑着说:“等收到录取通知书,我第一个告诉你们!”没多久,我们就听说了女孩考上大学的好消息。
“马褂木中诗意藏,青叶轻摇沐春光。岁月更迭情未变,古韵悠悠映天长。”今年的马褂木,花开得格外灿烂。根,深扎于泥土;叶,舒展向蓝天。每一片叶子都像一只张开的手掌,承接阳光雨露,更似一个小小的怀抱,托起山里人的希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