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的阳光顺着百叶窗穿透进来,在科信支队运维室的灰蓝色地板上织出整齐的光栅。辅警小何抱着数据报表推开门,就见自己的带教师父——科信民警老李正趴在操作台前。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的脸上,像是覆了层温柔的霜,他右手持鼠标在密密麻麻的代码窗口间来回切换。
“第37次测试,环城东路路口,角度135度,目标时速18公里。”见师父在自言自语,头也没抬。小何轻手轻脚地把报表放在桌角,目光落在屏幕上:十字路口的电动自行车洪流正沿着斑马线奔涌,红灯跳转的瞬间,一辆粉色电动自行车猛地刹住,后座的小女孩惊呼着抓住车筐;左侧车道的蓝色电动自行车却像脱缰的野马直往前冲,然而前轮刚越线就被系统红框精准锁定,高清摄像头推进的画面里,骑手正在低头看手机。
“师父,您看这儿——”小何指着屏幕一角,“刚才红灯跳转时,右侧摄像头的画面有卡顿,一定有掉帧。”老李猛地直起腰,揉着眼睛凑近屏幕。他调出数据日志,指尖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然后笑着拍了下小何的胳膊,“可以啊,上个月没白教你。”
小何的脸顿时热了起来。他想起3年前刚入职时,老李第一次带他去事故现场调取视频资料的经历。记得那场事故中,集装箱卡车的轮胎在柏油路上拖出的痕迹,与此刻屏幕上骑手面部的斜切阴影惊人地相似。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老李手把手教自己调试镜头的白平衡,“咱们调的不只是清晰度,是要让每个细节都能说话,万一出了事,这些像素就是证据。”
“你看这段视频。”老李见小何走神,点击鼠标调出另一段视频录像。画面里,一个裹着黑色披风的骑手在红灯前突然减速,却在车身即将停稳时猛地扭转车头,沿着绿化带边缘蛇行而过,动作流畅得像游戏里的漂移特技。
“上周在解放路,这家伙用全盔面罩挡住脸,还故意让披风下摆遮住车牌,系统的传统算法差点让他溜了。”老李滑动鼠标,几组三维数据模型在屏幕上依次展开,“现在我们给系统加装了行为预判模块,当检测到异常行为时,周边三个路口的摄像头会同步追踪,就算他使出‘凌波微步’,也逃不过视觉围捕。”
说起技术细节时,老李像一名玩手游的少年,但当他打开小何带来的报表时,声音沉了下去,“你看,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电动自行车闯红灯引发的事故占比达到23%,其中70%的伤者是骑手本人。”
师父的话令小何立即想起上周三那个案例,一名外卖小哥闯红灯被左转轿车撞伤。事故现场传回的视频画面里,散落的餐盒和一地的碎玻璃让人印象深刻。“后来我们查看他的配送路线,发现他那天已经连续工作14个小时。所以我们的系统不能只是‘电子眼’,更要成为‘安全阀’。”老李看着若有所思的小何补充道。
“你看这组温馨提示动画。”老李再次切换画面,眼里有了光彩,“你加的那个小猫眨眼特效不错,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上周去实验小学上暑期安防课,孩子们都很喜欢。”小何的脸又热起来,他没说为了做这个特效,自己熬了两个通宵。但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作为公安科信部门的一员,自己写的每一行代码,调的每一个参数,都在实实在在地保护着群众。
整整一天,老李带着小何都在伏案敲击键盘,老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师徒就是师父把坑都踩遍了,好让徒弟走得稳点。”此刻小何明白,科信民警用一行行代码编织守护的网,让每个奔波的身影都能平安回家;那些被反复修改的代码、被耐心批注的笔记,就如跨越时光的接力棒。而自己要坚持的,不只是学习更精准的算法,更是那双盯着屏幕的眼睛里,永远不灭的光。
(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