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窗外的星星眨着眼睛,洒向大地一片温柔的白,月亮不知藏在哪个角落,用一片皎洁驱散人们心中的霾。
“喂,您好!”
“……我觉得我是一个累赘……”
“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跟我说说好吗?”
6月的一天,凌晨3时许,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值班接警员马海霞接到了一通电话。通话伊始的留白让富有经验的马海霞有了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对方一开口,她的心便“咯噔”一下,随即揪了起来。
电话那一端的报警人流露出了轻生的念头……
45岁的马海霞,19年前成为丹阳市公安局110接警服务台的接警员,现在是公安局“风铃”预警干预专席骨干成员之一。
像这样的情况,马海霞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她曾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对报警人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敏锐捕捉线索为一线接处警民警精准锁定报警人位置;她曾用柔声细语与报警人保持通话一个多小时并恳请对方在人世间多停留半小时再决定去留,直至对方放弃轻生并被民警及时找到……
这一次,也一样。
虽然内心绷得紧紧的,但是马海霞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柔和、平缓。凌晨的接警大厅很安静,在说话间隙,马海霞能清楚感受到自己戴着耳麦的太阳穴在“突突”地跳,能清晰感知对方的呼吸声夹杂着细微的电流声通过听筒传来。
几秒钟的沉默之后,对方突然挂断了电话,马海霞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儿。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设想了无数种可能性,但手上的动作却像本能一般,迅速回拨了报警人电话。
“嘟——”当电话那端悠扬的彩铃声停止,意味着电话再次接通,一直屏住呼吸的马海霞赶忙呼唤:“喂,您好!不好意思,刚才电话不知道怎么挂断了。”
“呵呵,我以为你也嫌我烦了。”对方的声音颓废中带着自我调侃。
“怎么可能呢?怎么会呢?我没有挂你电话!你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很感谢你拨通了我们的电话,这是对我们的信任。”马海霞用最温柔的语气表达最坚定的想法,“我的孩子也跟你差不多大,有什么事你都可以跟我说,我们这里绝对不会轻易挂断任何一个报警人的电话。这点你要绝对相信我!”
或许是马海霞慰藉人心的话语触动了他,“我相信,我相信。”对方连忙回应道。
在获得对方的信任后,马海霞将报警人所处的位置推送给了延陵派出所,接警民警赵伟阳立即带人争分夺秒赶至现场。
最终,马海霞通过电话线,赵伟阳通过面对面,二人合力,用耐心倾听和暖心劝慰,阻止了报警人的轻生行为。
“你下来,我陪你好好聊聊。”赵伟阳隔着三四米远对跨坐在天台围墙上的报警人说。
“但你要工作的呀。”报警人小心翼翼地说。
“没事,这就是我的工作。”得到默许后,赵伟阳上前慢慢搀扶下报警人。从高度紧张的状态突然松弛下来,报警人显得无比疲倦和虚弱,赵伟阳将他慢慢扶至屋内坐下。
此时,报警人手中开着免提的电话里,再次传来马海霞的柔声细语:“我一直都在的,你的微信就是这个手机号码吧,我加你微信,你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找我聊天,跟我倾诉。”
“马姐是个好人!你可以相信她,也可以相信我,来,我也加一下,你刚才说的那些烦恼,我可以帮你看看,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说着,赵伟阳也掏出了手机。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凌晨4时30分,见报警人的情绪平稳、神情流露出困意,赵伟阳提出让报警人早些休息。
“谢谢你们陪我聊天,最近我各方面压力很大,你们愿意倾听我的烦恼,我真的非常感谢!”报警人的话语让赵伟阳深感欣慰。
窗外苍茫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虚无而又真实。得知报警人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马海霞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在马海霞看来,110,不仅是报警求助电话,更是老百姓心中的一道安全防线和一种心理依靠。
“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就会为你提供帮助。”马海霞说,“即使所有人都睡了,110也醒着。”
19年来,马海霞用声音、业务能力和责任心,与一线处警民警密切配合,成功挽回了20条生命。这看似简单的数字,是用接警员、处警民警、辅警巨大的心理能量、巨量的汗水甚至是血水浇铸的,是无数人的无数次通宵不眠、筋疲力尽换来的。
毕竟,服务百姓,才是110的灵魂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