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我总喜欢躺在母亲的臂弯里,和她聊天,听她拉家常,恬静而美好。
但凡是有工作压力袭来,或是生活琐事烦心,再或是人情世故等事情让我不得其解时,我都会轻轻敲一下母亲的房门,探着脑袋进去,问一句“妈你在干嘛?”
母亲一手扶着老花镜,一手向屋里招手,“大闺女,有啥事嘞,来给老妈讲讲。”我嘻嘻一笑,两步便跨到母亲的床头边,歪在母亲的胳臂,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母亲听后开始帮我分析,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定是正解,但却很能宽慰我的内心,不一定是权威,但也能给我不一样的思考切角。
记得那一次,我的新车停在楼下门口,就在我上楼拿车钥匙的片刻功夫,不知道是院里哪个人把我的汽车从车头到车尾划了深深的一道。当时的情境下,我摸着那道“伤痕”,痛心不已,就像划到了自己的身上一样,这可是新车呀!
一气之下的我跑到物业办公室找工作人员理论,但工作人员回复称停车的区域没有安装摄像头,没有办法。这件事让我耿耿于怀一下午。
晚上回到家里,看到母亲进了房间,我也跟着溜了进去。随后,我一股脑的把下午车被划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本来期待着我们两个情绪观点上能“统一战线”,谁知道母亲轻轻地问了一句“是不是你停车的位置给别人通行造成了不便?所以别人一气之下划了你的车子?”
听了这话,我倒吸了一口气,回忆着说“不该吧?那条小路确实是窄,但过个电动车还是可以的。”我又想了想“也可能是往路中间停了一些,因为旁边有棵大树。”
母亲笑了笑,安慰道“对呀,你要是把车停在正经车位上,谁会专门去划你的车呢?这个概率太低了。”看着我瞬间泄了气,母亲又说“遇到事情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就算自己是对的,但你起码知道那个地方是监控盲区,以后不在那里停车了。”母亲的三言两语一下子帮我平复了情绪,从中还学到了一些处理事情、调整情绪的方法。
其实,母亲文化不高,既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会能言善辩调理清晰,她有的只是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善良、包容、反省、坚定的性格底色,恰恰是母亲的这个特点,总是能平息我即刻愤愤不平的情绪,让我冷静理智客观地看待棘手的问题。
一年前的春节前夕,我和母亲在花卉市场淘得一盆绿叶朱蕉,心里满是欢喜,放在客厅里的电视柜旁边,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绿植的草香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盆朱蕉没过一个月,大部分叶片都枯萎掉落了,剩下的几片绿叶也奄奄一息。
我正准备把这盆残枝败叶运走扔掉时,母亲一把拦住了我,我振振有词地劝母亲“妈,这盆花少说也陪我们度过了一个春节,也立下功劳了,我们再去花市里买盆好养的,没事儿。”“先别扔,你看还有几片叶子,等等再说。”母亲一边翻着花盆里的泥土,一边淡淡地回答着。我耸耸肩膀,不以为意地撇撇嘴,认为母亲只是舍不得,过几天还是要扔掉。
母亲给养花的朋友打电话,认认真真地记录着朱蕉的养护方法,她把枯萎的叶片摘掉,还用细细的麻绳和木棍把倾斜的枝干固定好。施肥、浇水、打理枝叶,母亲每天都认真养护。一个月后,原本毫无希望的朱蕉却抽出一小片嫩嫩的新芽,焕发新的生机。
母亲指着小嫩芽让我看“闺女,妈妈的挽救有效果吧!种花和育人、做事都一样,关键是坚持不放弃。”我努力地点头,对母亲心生一片敬意。
今年春节,这盆朱蕉层层发叶,郁郁葱葱,母亲也养护得更起劲了。来家里做客的亲朋,母亲都要一一向他们介绍这盆朱蕉,脸上总是荡漾着自豪的微笑。
前不久,我的几篇文稿连续被编辑退回,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母亲看出了我的沮丧,“孩子,要相信自己,你看咱家这盆朱蕉,曾经只剩几片叶子,现在不也是生机焕发吗?”听了母亲的话,我好似突然领会到了什么。又伏案在书桌前,认真地修改文稿,最终,一篇稿件被成功刊发。
刊稿那天,我跑进母亲房间,向母亲“显摆着”刊发的稿件,终于懂得母亲教会我的并非只是养花的技巧,而是面对挫折时坚定的意志和坚持的勇气。
有时候,我还总觉得自己比母亲见多识广,也比母亲伶牙俐齿,但母亲给予我的是一种质朴的世界观,是一种朴素的处世哲学。学会调整情绪,切换思考角度,坚定自己的信念,就完全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做事效果,这大概就是母亲的智慧。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公安局郑州公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