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
细沙裹挟着呛鼻的沙尘呼啸而来。小院里,旗杆上的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清晨7点,太阳尚隐在晨曦中,东方泛着一抹淡红的晨光。库尔勒铁路公安处且末站派出所南屯站警务区的灯已经亮了。
南屯站地处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南岸、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位于和若铁路上的一个五等小站。这里四季黄沙弥漫,是国内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民警肖志全简单洗了把脸,开始忙活起了早饭。
今天的早饭很简单——榨菜拌面。从沸腾的锅里捞出煮好的面条,拌上榨菜,再挖一勺蘑菇酱,加上几根焯水后的青菜,肖志全“呲溜呲溜”吃得格外香。
吃过早饭,肖志全穿戴好装备,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肖志全在巡逻。
一
48岁的肖志全,从警已27年。
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原本担任乘警的肖志全主动申请调到库尔勒公安处最艰苦的且末站派出所,成为南屯站警务区唯一的驻站民警,守护着辖区90公里的铁路线的安全。
南屯站很小,一天只有4趟客车停靠,但铁路开通之后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各族群众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对于带动南疆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初到南屯站,肖志全对驻站警务工作并不熟悉,再加上刚开通火车,附近的村民铁路安全意识淡薄,对他这个“外来人”并不信任,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群众不信任,就多到群众身边去。”肖志全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巡查线路,走访沿线村庄、学校。他每天带上干粮到辖区走访,一去便是一整天。遇到村民们在集市赶集,他就拿着小喇叭,带上铁路安全普法宣传资料,在市场内来回穿梭,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宣传。
如今,辖区的许多村民都成了兼职护路巡防员。“现在,他们可帮了大忙!”提起这事,肖志全满脸自豪。
二
“今天的风沙比较大,就怕有漂浮物被吹进铁路防护网,影响行车安全。”肖志全拍了拍裤腿上的沙土,擦拭掉护目眼镜上的沙尘,拎着工作包,牵着警犬“虎妞”,沿着铁路防护网仔细巡查。
为保证和若铁路线路安全,按照规定,禁止在铁路附近焚烧可燃物。
去年冬天的一天,正在巡线的肖志全,远远看到铁路线旁升起白色烟雾,他赶忙前去查看。
原来,是老王在就地焚烧修剪下来的枣树枝。
老王家的200亩枣树园就在铁路边上,每年冬季果树修枝后都有大量枯枝,拉走处理还得找车,出车费和人工费。往年,老王都是就地焚烧处理。
眼看点燃的枯枝,距离铁路防护网只有60厘米,一旦火势蔓延进铁道线路,后果不堪设想。肖志全立刻冲上前,用便携式铁锹铲起沙土迅速扑灭火苗,然后向老王讲明了这样做的危险后果。随后,他又联系驻地相关单位协调了车辆,召集村民一起帮助老王把枯枝全部装车拉走处理。
“我听肖警官的,绝不会再干烧枝子的傻事了!”提及肖志全,老王竖起了大拇指。
碧空如洗,阳光炽烈。皮肤被晒得黝黑的肖志全,挎着工具包继续徒步前行巡查。
铁路线路防护网近在眼前,走过去却要翻过一道沙梁,汗水很快湿透衣衫。攀爬至一道沙梁的背脊处停下,肖志全的眼前,一座座舒缓起伏的沙丘,错落叠加,与铁路线一直延展到天地相交的远方。
可是沙尘暴袭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即便戴上口罩和两层飞巾,还有防护眼镜,细沙还是无孔不入,肖志全的鼻子、耳朵里全是沙子。“感觉自己都快变成‘沙人’了。”他打趣道。
去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现“锁边”合龙,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是中国生态治理创新举措的新成就。这让肖志全十分高兴,“以后,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三
驻站生活大多时候是枯燥的,每当孤独感袭来,肖志全喜欢跟家人视频电话。
“看,女儿这次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
“太好了!等我回家,给你们做好吃的!”
“老肖,你在那边照顾好自己。”
“我这儿好着呢,这不有‘虎妞’陪着我呢。”
三岁的警犬“虎妞”是警务区的治安巡逻犬,经常陪着肖志全在铁路线路边上巡逻、走访。
“有它在,我心里踏实不少。”肖志全说。一次走访途中,草丛中突然蹿出一条毒蛇,“虎妞”立刻冲上前去不停地狂吠,毒蛇立马逃走。
坐在空旷的站台前,肖志全瞥了一眼旁边的“虎妞”,小家伙也下巴贴着地,歪着脑袋,安安静静地注视着他。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肖志全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刚到南屯,肖志全看着沙尘肆虐,也想过干完这一阵就打报告换个派出所。但每次帮助旅客解决问题,听着大家一声声“谢谢”,肖志全总是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他觉得自己也很了不起。
比起大站,南屯站的旅客要少很多,“但是我必须在这儿,万一有人需要帮助呢。”
黄沙漫漫,浩荡无垠间,“钢铁巨龙”自由穿行,每每与列车相遇,肖志全都要站在山顶驻足观望。
有幸成为守护和若铁路这条南疆群众“幸福路”的一员,肖志全的内心总有一股热血涌动:“一眼望去,看不到路的尽头,但每个人都坚信,那一定是越来越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库尔勒铁路公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