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请帮忙找一条裤子。”深夜的候车室里,旅客刘先生的求助电话让正在巡逻的民警宋哥立即收住了脚步。
找裤子?从警多年,寻人找包是常事,找裤子还是头一遭。候车室里人头攒动、声音嘈杂,宋哥刚开始以为是自己听岔了。但从刘先生激动的声音中,他意识到对方不是开玩笑。宋哥迅速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让刘先生再重复一遍要找的东西。这回听清楚了,刘先生确实要找一条已被他丢弃的棉裤。
刘先生的声音里带着懊悔。原来,他陪母亲一起乘火车外出,在哈尔滨火车站候车时,年迈的母亲小便失禁,弄脏了棉裤。等母亲换好干净的棉裤后,刘先生随手将脏棉裤扔进了垃圾桶。上车后,母亲问起脏棉裤在哪儿,他才知道,那条棉裤的暗兜里装有5000多元现金。
好在刘先生记得棉裤被扔进垃圾桶的时间和位置。了解情况后,宋哥喊来同事小高,赶往刘先生所说的垃圾桶,但垃圾桶里根本没有棉裤。宋哥看了下时间,距离棉裤被扔进垃圾桶已有一个多小时,他抬头望向垃圾桶附近的监控探头,心里有了底:棉裤要么被其他旅客捡走了,要么被保洁人员当做垃圾清理了。
两种可能要同步进行排除和追踪。宋哥根据刘先生的车票信息和候车情况,联系到了派出所指挥室,让他们帮忙调看两个小时内那个垃圾桶所在区域的监控视频,确认是否有旅客把棉裤捡走了。与此同时,他与小高火速赶往火车站里的垃圾清理站。车站里的垃圾都会经由垃圾清理站集中转运,如果速度慢了,棉裤被运出,那找回来的可能性就很渺茫了。
庆幸的是,当他们到达垃圾清理站时,当日的垃圾尚未运走。就在这时,派出所指挥室反馈,没有发现有人从垃圾桶里捡走棉裤。这下就更加确定了,棉裤应该还在垃圾清理站。
清理站里,宋哥和小高有点傻眼了。眼前整整三大车垃圾,大大小小有数十袋。加上站内温度较高,发酵的酸臭味愈发刺鼻。“这就算有‘透视眼’,也被熏迷糊了。”见此情形,小高笑着打趣。
没有犹豫,两人撸起袖子开始翻找。腐臭的垃圾异味熏得宋哥直咳嗽,小高在一旁也不时发出干呕声,同班组的其他两名民警闻讯也赶来支援。
那天,宋哥他们四人翻找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在第三辆垃圾车中找到了被刘先生丢弃的棉裤。
“找到了!”小高拆开缝线,里面的现金一分不少。大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相视一笑。
(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公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