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贺端着装着枸杞的茶杯,慢悠悠地走进堂子巷时,家家户户的烟火气刚刚升腾起来。这个瘦瘦高高的八级钳工,自打从阀门厂退休后就喜欢拎着自制的马扎和包浆的象棋盘在巷子里转悠。今天,他总觉得巷子里的烟味有点“野”,他吸了吸鼻子,闻见了一丝焦煳味。
“嚯!老李媳妇不是又把腊肉炖成炭了吧?”老贺心里嘀咕着。他顺着烟味转过墙角,隔着防盗窗,把头往邻居家厨房窗户一探,可把他吓了一跳——煤气灶上的铁锅被火舌舔得“滋滋”作响,锅中黑乎乎的,早已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旁边的抹布和木质桌角也已经燃起了火苗。
“不得了,着火了!”老贺心里一紧,扭头就往家里跑。老伴正在择枸杞头,老贺一不小心把地上的竹篮撞翻了。“接水,快!”老贺顾不上解释,把茶杯往窗台一放,抄起旁边的不锈钢脸盆就伸到水龙头下,屋里顿时水花四溅,地上湿了一大片。
老贺端着满满一盆水,三步并作两步冲向邻居家。三趟跑下来,他的秋衣都湿透了。就在这时,眼前闪过两道藏蓝色的身影——是每天雷打不动巡街的片警小陈和联防队员。“贺师傅,把盆给我,我来。”小陈接过他手里的脸盆,迅速上前浇灭了最后的火苗。
火势被控制住了,邻居们纷纷对老贺竖起大拇指。小陈也长舒一口气,“贺师傅,上个月消防演习的‘黄金三分钟’您记得牢啊!要不是您这盆水,这片砖木结构的古宅都得遭殃了。”“多亏老贺哦,反应及时,不然我们就都要遭殃咯。”邻居周奶奶心有余悸。老贺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摆摆手,笑了笑:“都是街坊邻居,应该的。”
3月20日是为老贺颁奖的日子,上午9时,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同志和辖区派出所所长把见义勇为证书递到老贺眼前:“您守住的不仅是老李家的厨房,是整片广陵古城啊。”
堂子巷地处老城区,居民住宅屋舍相连,而且大都是砖木结构,火势一旦起来,极易酿成连片火灾。
“幸亏贺师傅及时发现,果断处置……”
“谁遇到这种事都会出手帮忙的,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老贺粗糙的手摩擦着裤缝,不好意思地说道。会议桌上,老贺茶杯里的枸杞在上下浮动跳起了舞。这时,阳光正好斜打在派出所会议室墙上的“警民同心”四个大字上……
春风又绿古城运河畔。物联网烟感器的蓝灯在每户檐角闪烁,派出所每月的“平安课堂”又开课了,老贺也被民警请上了讲台。
“灭火器的使用有四字口诀‘提、拔、握、压’,如果找不到灭火器,还可以用灭火毯灭火。”台上,老贺裹着孙子淘汰的奥特曼浴巾当灭火毯演示着。
“油锅起火用锅盖,锅盖要这样斜着盖下去。”他比划着,“跟拧阀门一样,一点点来,不能急。”
老贺的声音不大,但每句话都透着认真,台下的街坊邻居听得入神,不少年轻人举起手机,拍下老贺的安全教学视频。“贺师傅,您身手好,安全意识又强,不如加入我们,共同守护古城吧。”片警小陈笑眯眯地说。
暮色降临,警用无人机划过古城的上空,像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这片古城。老贺戴着崭新的联防队员红袖章,与片警小陈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社区门口的大屏滚动着标语:“守护古城,你我都是防火墙。”不远处的警务站,红蓝光交替闪烁,像是夜色中的平安灯塔。老贺抬头看了看,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
不知从谁家飘出一股桂花糕的香甜气,老贺与小陈的脚步声和着家家户户锅铲碰撞的脆响,把古城平安的日子拉得绵长又温暖。老贺知道,这座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他是其中一个守护者,在为这片土地的平安尽一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