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骄阳下,青山翠微,层峦叠嶂,村庄安闲,炊烟飘渺。极目远眺,漫无边际的水稻、玉米与烤烟,交相织映出一片金黄,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悄然而至。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哈马村的“村村通”和“组组通”公路就开始繁忙起来,乡亲们满载而归。村民组长陈老伯除了回家吃午饭,还有青山派出所民警老徐相约的任务要完成。
“这个要形成笔录,签字、按手印,既关乎兵员质量和部队安全稳定,也关乎两个小伙子能不能解决就业甚至还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传达政策,讲明利害,一番问答,一一记下。征兵政审普遍反响不错,老徐满意地笑,不无期待地说:“但愿小伙子们都能顺利收到入伍通知书。”
说话间,陈老伯硬拽着老徐进屋,要留他吃了饭再走。老徐一行好说歹说才脱身。一脚油门来到阿德家。
阿德曾治疗精神障碍疾病两年,愈后回家,老徐对他的走访关爱已经常态化。这次不巧,阿德下地干活儿去了,只有母亲、长子小华在家。说明来意后,他首先了解阿德近况,得知对方性情温和,与妻子一道照顾双亲,为长子临近的婚事忙活,还供次子读完职校。老徐赞许,喜上眉梢。
离开阿德家,老徐马不停蹄地赶到兴隆村的大地场坝,那里正赶大集。兴许是饿过了的缘故,老徐这才觉着胃不舒服。集市未散,他就地嗦碗粉,大汗淋漓。午间高温一目了然,就在老徐穿着的警用衬衣那湿透的前胸后背上。
在牛马市场,牛粪臭烘烘,苍蝇到处飞,几个牛贩子笑呵呵地打招呼,“老徐好啊!过来摆摆龙门阵!”老徐也不客气,直言“大家做买卖要诚实守信,另外我还得提醒,交易的时候,票子当面点清,转账务必谨慎,有事随时找我!”
集市散了,回到所里,老徐归档上报征兵政审材料,逐一记录白天的工作日志,然后准备晚上的“院坝会”。
老徐提前在村级微信警务群里发出开会的通知,又打电话给村警务助理挑选场地。晚饭后迎着星光出发。
车灯所及,皆是宁静。迎着夜色和凉风,老徐来到硐口村卡房组与旧寨组毗邻处一户人家的院坝,数十名群众代表围成一圈,从电信网络诈骗说到小孩防溺水,从雷雨天气防雷击、防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事故,说到道路交通安全。
老徐说,有很多人买了头盔却不常戴,只为应付交警检查,有的人对农用三轮车违规载人习以为常,“大家得明白,交警执法检查不是为自己,生命和利益都是群众的……”也不知是谁起的头,现场竟然异口同声地吼出一句“老徐讲得好,大家鼓掌”。深夜里热烈的掌声,让老徐心里美滋滋的,甜。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老徐已经记不清经历过多少这样的白天和夜晚。只知道自己到青山派出所工作至今,与群众打交道就没少过。最少不了的,就是在一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田边地角和急难愁盼中排忧解难。
前不久,哈马村五百亩坝区承包经营企业因管理不善,决定通过村委会将此前流转的土地归还给村民。但企业修了两条六米宽的产业路,占用了部分田地,如今想要原样归还村民,有难度,涉及十多个村民组七百余户,意见都很大。
老徐知道后,首先通过哈马村微信警务群收集掌握社情民意,与村警务助理唐荣一起密集对接群众诉求,积极沟通协调。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公摊产业路面积,再按原面积等比例减少土地划分,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平稳和谐。
就像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老徐而言,自己身为三个村的“村警”,群众利益无小事,当然就要把村民当自己人,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用心用力用情。
哈马村的姜美珍,出省打工并在外成家多年。春节期间到派出所求助,声称自己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出行不便。老徐迅速走访,核实到姜美珍确是马家坪组人且外嫁他乡,于是抓紧将调查材料报上级机关,帮姜美珍恢复了户口。姜美珍感慨道:“我当初只是去试试运气,没想到真就办妥了!”
当“村警”的日子里,老徐为群众的事乐此不疲。流年匆匆,盛世清宁,他守“枫桥”深“爱民”,一步一路真心,知行合一,默默无闻。正如他常念辛弃疾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