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得深沉;观音山村的夜,更是格外的寂静。
这一天是2024年6月18日,是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综合执法警察支队教导员李国栋进村担任衡阳县石市镇观音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天。
一
晚上8点,整个观音山村,一片寂静。在市区,这个时候正是热闹的时刻,人们散步运动、跳广场舞……难道说,村里人就没有文化休闲的需求,就没有健身的欲望?
李国栋进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丰富村里人的文化生活,让静寂的观音山村活跃起来。
第二天中午,他驱车去了一趟衡阳城,把家里的一套音响投影设备运到了观音山村。
当天晚上,他把村干部以及附近的村民叫到村部的广场,安装好音响投影设备,在歌声里带头跳起了广场舞。
有些村民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李国栋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带着大家跳,你们怕个啥?”于是,村干部们跟着跳起来,村民们也跟着跳起来。
“晚上在村部这里跳一跳真管用,我这疼了十几年肩膀,轻松多了。”60多岁的赵奶奶说。
70多岁的罗爷爷说:“过去吃了晚饭就睡觉,浑身没精神,李书记带我们跳几支舞,走起路来劲都足一些。”
李国栋又给大家烧了开水,擂制芝麻花生为主要原料的擂茶,累了,大家歇一歇,喝喝茶。渐渐地,村部广场成了山里人夜生活的集散地,每当夜幕降临,三五成群的村民便纷纷向村部广场走来。昔日寂静的山村变得热闹了许多。
活跃山村只是第一步,进村前李国栋想的是,要让大家在党建引领下,生活得到改善,走上致富路。
没多久,村里的党员们听说,城里来的第一书记几经努力,不仅给村党支部添置了设施设备,办起宣传专栏,建起了党员活动阵地,还要给大家上党课,这让大家很是好奇。
党课上,李国栋讲怎样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怎样改善农村环境、怎样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句句说到村民们的心坎上。课程结束,掌声震天响。
趁这个机会,李国栋面对面建起了“片组邻”微信沟通工作群。随后几天,又挨家挨户发放便民联系卡。政策方针、工作部署、好人好事、农业技术、商品信息、文史掌故,每天都发布在微信群里。村民每天都要把群里的内容刷个四五遍,对村里要干的事清楚得很。
李国栋专门跑到县委组织部,申领了50枚党员徽章,发放给每个党员,要求每个党员“亮明身份,展示形象,接受监督”,党员们说“这话在理”。
于是,田间地头,有党员帮助缺劳力的农户割禾锄地;农家院里,有党员帮助留守老人和小孩炒菜做饭、送医送药。党员徽章闪耀着光芒,照射到了观音山的每一个角落。
二
7月,一场特大暴雨将村里唯一一条连接山外的村级公路冲毁,本就因为地处偏远出行不便的村民更发愁了。
修路是大家统一的心声,可是,修路得有钱,钱从哪里来?村干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筹莫展。
李国栋把村干部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村级公路受损,我已经向上级部门申请修路,但审批需要时间。公路不通影响来年春耕生产可是大问题,我们得想办法自筹一部分资金,利用晴好天气尽快修复施工。”村干部表示支持。
很快,村党支部就向全体村民发出“共建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的号召,发起村庄公益筹款。村里人看到村干部的的确确是在为村民办好事,不几天,一笔笔捐款蜂拥而至,有观音山村籍的国家公职人员,也有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还有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老板。
10月,在两台挖掘机的轰鸣声中,观音山村的修路工程开始了。李国栋每天起早摸黑,现场监工。20多天后,公路修复一新,连带着村里被毁的农田,也全部恢复如初。
望着一辆辆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重新行驶在通往山外的公路上,李国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三
路修好了,村民可以去山外做生意,给自家的农产品找销路,出不去山的村民怎么办?
那天,李国栋在村民家走访时,敲响了村民唐秋宏的家门。见到驻村第一书记来到自己家里,半身瘫痪、坐在轮椅上的唐秋宏连忙要丈夫任早生烧水泡茶。
李国栋拦住老任,眼睛扫了一下屋子,看到桌面上摆满了红薯粉皮。他拿起一小片,嚼了一口,薄薄的,脆脆的,特别香甜,便称赞道:“这红薯粉皮生吃都好香好脆。你们家这么好的红薯粉皮,怎么不卖掉一些呢?”
唐秋宏答道:“这山里的货,哪个要啊,谁又会跑到山里来买呢?”
李国栋灵机一动,当即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农家红薯粉皮,又薄又脆,正宗土货,欢迎购买。”
没过几分钟,就有几个朋友发过来信息“我买3斤”“我买5斤”,还有一个开酒店的朋友直接打电话过来,说道:“老朋友,请你帮我全买下吧。”
李国栋趁热打铁,问了各自的详细地址,当即联系上镇里的快递公司,不到一个钟头,就将唐秋宏家里的红薯粉皮销售一空。
回到村部,李国栋跟村支书续代华商量,打造抖音直播账号,为村民推销特色农副产品。没想到,续代华早就有这个想法,这下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他们立即开通了“观音山村书记助农”抖音号。
很快,观音山村村民生产的茶油、芝麻、花生、板栗、土鸡蛋、竹制品等农产品的照片、视频被发到了抖音号和微信朋友圈,还发布到数字乡村平台赶集板块。昔日被冷落在农家小院里的山里货,顿时成了畅销省内外的香饽饽。
四
“我那70多岁的老娘不知吃过饭没有?”“我家孩子这次考试的成绩怎么又退步了呀?”在观音山村村民的微信群里,不时有外出务工者询问。
不少外出务工者从父母口中听说村里来了个李书记,便加了他的微信。一番交流下来,李国栋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关心最多的还是留守老人的照顾和留守儿童的培养问题。
刘奶奶的二儿子夫妻俩在广东打工,刘奶奶则在老家照顾着3个读小学的孙子,老人管得了吃管得了穿,却管不了学习。二儿子夫妻身在广东,心在观音山,整天忧心着孩子的学习。
李国栋就给他们发信息说:“你们放心,孩子的学习交给我。”李国栋做警察之前,是当过教师的,他有这个底气。从那以后,每到周末,他把3个孩子叫到村部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很快就提高了。
廖永宏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党员,右手残疾,他妻子罗秀林以前当过妇女主任,老两口特别勤劳,可是,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李国栋一有时间就去老两口家里帮忙,陪老人唠嗑聊天,给老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欢乐。
中秋节,李国栋又特意赶到镇里,买了长寿面和月饼,给村里几位高寿老人送去。吃着李书记送来的月饼,老人们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可是,李国栋的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想,自己的力量有限,想要老人儿童有人照顾,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
村委会成员集体讨论后,一个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诞生了:设立老人关爱项目,筹集善款,采购慰问品,定期慰问75岁以上老人;在村部腾出两间房子,建立老年人活动室;重整村部农家书屋,每天晚上面向全村儿童开放;建立留守老人和儿童帮扶责任机制,村民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规定每天定时看望留守老人和小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村干部和外出亲人。
留守老人儿童安心了,外出务工的人员放心了。观音山村村民的微信群里,满是微笑和点赞的表情。
如今的观音山村,山间绿树葱茏,村部广场歌声嘹亮,农家院里欢声笑语,无比温馨。村民们都知道,这一切,离不开那抹观音山村的警察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