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我跟随公安部调研组前往广东进行了为期14天的蹲点调研。尽管为时不长,但对于我这样新入职的青年科信民警而言,这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体验基层民警的工作与生活,也让我对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深夜,派出所指挥室中,一阵短促的报警声划破了平静,我的蹲点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只见带班所长迅速在指挥系统中接收警情,然后拨通报警人电话进一步了解情况,随即安排值班民警火速出警。不到10分钟,我就在指挥室的110接处警平台上看到出警人员已抵达案发地点的信息。20分钟后,警情处置完毕,嫌疑人被带回所内进一步调查。
这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所里的值班民警按照职责分工,在办案区里按部就班地对嫌疑人进行调查……早交班时,昨夜的警情信息和案件情况都通过执法办案系统共享给当日的值班民警。在派出所的值班民警们看来,这不过是他们工作中平常的一夜,但我从他们忙碌一晚的倦容中看到使命与担当。
电动巡逻警车车头一转,早上8点,我跟随社区民警邝志强开启了今天的社区入户走访工作。我们先去给独居老人黄奶奶送户口簿。在老人家里,邝警官反复叮嘱老人收好户口簿,然后问她最近的情况,还特别给老人讲了反诈知识才算放心。“独居老人,开门慢要多等等”“此人情绪易暴躁,讲话一定要温柔”“电诈受害户,常上门劝解”……走访中,我在邝志强的台账里,看到他对辖区居民特点的记录。我想这就是他常年扎根基层、深入社区,并能获得群众支持的原因。邝志强日常的工作,也是千万个社区民警辅警工作的日常,日复一日,于琐碎中守一份初心。
而跟随派出所民警处理一起矛盾纠纷的过程则让我看到了社区民警工作的另一面。该辖区自建房多,宅基地的纠纷也多,这起纠纷的主角是一对亲兄弟,因为父亲生前宅基地划分不明晰导致兄弟二人矛盾不断,多次报警。接警的民警到了现场,先是安抚两家人的情绪,然后详细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本次矛盾的激发点——几颗越界掉落的杨桃。民警耐心调解,最终矛盾被顺利化解。
这次经历让我懂得,社区民警经常面对数不尽的家长里短、道不明的邻里纠纷,如何保持调解工作的耐心,提升解决纠纷的能力,是基层民警参与社区治理必不可少的工作智慧。
此外,我还跟随调研组去到了粤北省际公安检查站,实地查看了检查站站场环境、查控设施设备、合成作战指挥室。检查站位置特殊,是珠三角辐射内地和内陆省区进入广东的北大门,民警们工作任务繁重,但他们精神面貌昂扬。“当时我注意到那辆车的车坐套上针脚很凌乱……”在饭间的交谈中,一位民警骄傲地讲起了自己当天发现运毒车辆的经过。虽然驾驶人把毒品藏在抱枕和车坐套内,但凌乱的针脚和扭曲的布料被民警一眼识破。这位民警不露声色,拿起抱枕掂了掂重量后有了十足把握,迅速和同事一起控制了人员和车辆。看着他为工作自豪的样子,我深深地被检查站民警们的爱岗敬业之心所打动,身为人民警察的光荣感与责任感再一次从我心中油然而生。
回顾基层公安工作的一天,我见到了服务群众的社区民警、执法公正的办案队民警、坚守岗位的检查站民警,还有“下班后做义工”的义警,以及配合警察工作、主动参与群防群治的热心群众。这一番经历如同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维拓展课,也是一堂受益匪浅的技能提升课。作为一名刚刚入警的科信民警,我清楚地意识到,派出所是科技信息化赋能警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场所,在这里,我看到了规范与标准的落地,感受到了建设指南与实际业务的深度融合,更加坚定了“让民警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信心。
(作者单位: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