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大脑袋里装的是搜索引擎吧?一搜一个准!”同事们总爱这样开玩笑。
可最近,大刘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3名网上在逃人员同时在县城里冒头,行踪飘忽,线索真假难辨,抓捕的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这些念头搅得他不得安宁。
进入秋天,县城下起了一场冷雨,空气里透着一股凉意,派出所的窗户蒙上了一层白呼呼的雾气,看什么都模模糊糊。也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那3个嫌疑人的踪迹,彻底断了。
现场的视频画面里,雨幕像一道灰帘。3个深色的背影,像几滴浓墨,刚在画面边缘晕开,就倏地一下,渗进了城区的街巷深处。
大刘眼睛熬得通红,随手拿起眼药水,滴上两滴接着看。他想起刚入警时,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追逃啊,就像在沙滩上找钥匙。你得蹲下来,弯下腰,一点一点地看。”
人找不到,那就找车。
大刘把3人共乘的白色轿车最后消失路口的画面调出来,一帧一帧地过。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细碎的响声,像是和时间赛跑。
突然,他按下了暂停键。
画面定格。轿车的侧窗玻璃上,映出一家宾馆的招牌,“他们会不会绕过去停车住宿呢?”这个念头在大刘脑中反复盘旋,“先去看看再说。”他迅速记下宾馆的名字,招呼着同事和他一探究竟。
就是这辆白车!大刘和同事们很快就在那家宾馆门前找到了那辆白色轿车。
车在,人也就在附近。
宾馆前台,正当大刘低头和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时,宾馆的玻璃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穿黑色上衣的男人夹着烟走了进来。
大刘心头一跳,迅速调取记忆中3人的模样,很快辨认出那男人正是其中的一人。他调整了一下姿势,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徐某”,那男人猛地回头。
就是他!大刘和同事交换了一下眼神,在擦身而过的一刹那,一个箭步冲上去,将那个男人控制住。
狭路相逢勇者胜。控制住一名嫌疑人后,大刘心里念叨着这句话。他们乘胜追击,一举抓获了藏在楼上房间里的另外两个同伙。
雨停了,但大刘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这天,大刘收到了一份协查通报。一名叫丹丹的年轻女子,被追逃,线索显示,人已躲回灌云老家。
秋意渐浓,秋风卷着落叶,一阵一阵地撞在车玻璃上。大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锁定远处的那栋老房子。
丹丹家的老房子地处偏僻,院墙边的杂草长得快有一人高了。
同事小周嘟囔道:“怎么就没见有什么动静?”大刘没作声,眼睛还盯着老房子。已经蹲守几天了,还是没见着丹丹的影子,这么等下去不是办法。
大刘决定换个思路。他找到村口晒太阳的大妈们聊天,一位大妈说:“丹丹这丫头啊,不爱出门,就爱凑我们这些老太婆的麻将桌。”
爱打麻将?大刘的笔在笔记本上顿了顿,这或许是个突破口。他立刻和同事一起把镇上所有的棋牌室都摸排了一遍。
果不其然,丹丹从外地回来后,几乎没在老房子住过,白天睡觉,晚上一头扎进棋牌室。
摸清行踪,后面就简单了。
棋牌室里,丹丹坐在最里面的角落,手指灵活地码着麻将牌。大刘和同行的女警在门口确认了进去后的站位,然后推开了门,“灌云县公安局民警,请你回去配合调查。”
大刘的声音不大,但丹丹手里的麻将牌还是“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树叶渐渐泛黄,秋意,就像浸了水的宣纸,无声无息地洇开了。
午休时的一个电话,把大刘从浅眠中惊醒——网上在逃人员李某,出现在了老城区。
老城区的巷子又窄又深,大刘踩着碎砖,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李某就藏在这里的一栋居民楼里。
独居、男性、个子不高。房东揉着惺忪的睡眼,掰着指头数:符合条件的……还有7户。
一家一家地敲门,有的没人,有的不符。敲到3楼时,屋子里传来椅子倒地的声音,但任凭大刘他们怎么敲门,就是没人应答。
大刘心里起了疑,跟同事说:“你用本地话再问问。”他让同事在门口喊话,自己则悄悄绕到楼后面。
这一绕,还真有发现。
楼房后侧排水管旁的墙上,留下了一串新鲜的脚印。看样子,是有人刚从这儿爬了下去。
大刘心里一紧,拔腿就往巷子的另一个出口跑。跑到巷口,他远远看见一个灰色身影正快步往大路走。大刘招呼一声同伴,迅速穿过巷子追击。此时,一辆黑色轿车在路口处停下,眼看灰衣男子就要上车。
“警察,站住!”大刘声如炸雷。那人猛地回头,眼神慌乱。说时迟那时快,大刘一个箭步飞扑过去,右手攥住他的后衣领,左手像铁钳一样扣住他的手腕——那人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楼后墙根的湿泥!同事紧随而至,“咔嗒”一声,冰冷的手铐锁住了他。直到这时,大刘才感到自己的后背已被汗水浸透。
将李某移交后,大刘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最上面那本案卷,就是李某的资料。他想起李某被按在车身上时,那双熄灭了希望的眼睛。
终结逃亡,于他们而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吧。
风从窗口吹进来,带着些许凉意。大刘笑了笑,拿起笔,在李某的名字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窗外的树叶又落下一片,正好飘在窗口。冬天,快要来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