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总是独来独往,即便是午休时间,也从不参与大家的聊天。小孙几次因工作问题尝试与他沟通,可老徐回答基本不超过三个字,这让小孙感到十分难受,心想:“我只听说过有冰山美人,没想到居然还有冰山老人!”
派出所的日常琐碎繁杂,其中,“无声电话”这一类特殊的警情,尤为令人头疼。所谓“无声电话”,就是拨通报警电话后却没有声音的电话。大多数这样的“无声电话”回拨过去基本又打不通。这些“无声电话”不分白天黑夜地出现,只要有来电,就会下发警单,只要下发警单,就不仅要做详细记录,还得派人实地查看。然而,忙乎一通后,往往结果都是“误拨”。小孙对此不解,他不明白为何“无声电话”也要录入警单,更不明白为何要耗费警力去现场核查,甚至觉得这是对警力的一种浪费。
一天,在连续处理了几个无果的“无声电话”后,身心俱疲的小孙忍不住在休息室里抱怨:“这究竟算什么呀,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警力!明明都是误拨,还得这般折腾!”未曾想,这番话正巧被路过的老徐听到了。
“你懂什么?警情无大小你知道吗!每一个报警电话的背后都可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在求救!”老徐的话犹如惊雷炸响。小孙瞬间委屈、不解、困惑一股脑地涌上心头。
然而,指导员的一番话,缓缓化解了小孙心中的谜团。原来,在老徐那看似冷酷的外表下,还有一段故事。
多年前,“无声电话”尚未正式纳入派警范畴。一个寻常的夜晚,一通电话悄然打破了宁静,但接通电话后,并没有听到声音。当天的值班民警老徐依照惯例多次尝试联系报警人,可电话那头始终只有沉默。无奈之下,老徐辗转找到了机主的儿子。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麻将桌上的喧闹声和机主儿子满口的不耐烦:“肯定是老头子不小心碰到的,能有啥事儿?别来烦我!”当时的老徐也没有多想,选择了相信。
次日,当老徐如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踏入派出所时,却听闻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那个拨打报警电话的老人前一天晚上离世了。原来,老人因突发心梗,在最后时刻拨打了求救电话。
自那以后,老徐仿佛变了一个人。曾经那个开朗健谈、风趣幽默的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今沉默寡言、对每一个“无声电话”都异常谨慎的老徐。
又是一个平常而宁静的日子,临近下班时,来了一个“无声电话”。小孙立马尝试回拨,电话居然一下就接通了,然而小孙连着“喂喂喂”了好多声,没有任何回音。这时,老徐的声音从隔壁传来:“怎么回事?无声电话吗?查一下地址,我去看看。”
“老徐,你不是要下班了吗?让老吴去吧。”小孙问道。
“这个警情处理完再交接班吧,也不差这一会儿。”老徐说道,仿佛这是一件他必须完成的任务。
老徐带上两名辅警,风风火火地出发了。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位独居老人——陈阿丙的家。老徐用力敲门,屋内毫无回应,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在他的心头。
“赶紧给他家人打电话!”老徐通过对讲机焦急地对小孙说道。
很快,小孙查到了老人儿子的电话,拨了好几次,才终于拨通。然而,老人的儿子在电话那头言之凿凿地说:“我爸这时候在社区里散步呢,不会有事的!”
小孙迅速将情况告知了老徐,老徐一瞬间有点恍惚,但马上又开始继续敲门,并大声呼喊老人的名字,回应他的,只有寂静。老徐当机立断,让两名辅警迅速去楼下询问附近居民有没有看到老人陈阿丙下楼散步。不一会儿,辅警们匆匆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平时这个时间,陈阿丙都会在楼下散步聊天,可今天大家都没见着他。”
老徐心里“咯噔”一下,他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地形,发现隔壁家的阳台和老人家的阳台相距不远。
于是,老徐敲开了隔壁的门。
“你们在这儿等着,我过去看看。”老徐对一同处警的辅警说道。
“徐警官,太危险了!”其中一名辅警喊道。
老徐仿佛未闻,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隔壁的阳台,虽然两家阳台相隔不远,但身处五楼,稍有差池就是性命攸关。老徐没有丝毫犹豫,深吸一口气,利索地爬上阳台边缘,纵身一跃!
楼上的邻居、楼下围观的群众都发出一阵惊呼,在派出所指挥室里尝试再次联系老人儿子的小孙,也看到了执法记录仪里传来的实时画面,心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幸运的是,老徐成功地跳到了对面阳台,可也由于用力过猛,把脚扭伤了。
顾不上疼痛,老徐迅速冲进屋内,只见老人陈阿丙躺在地上。老徐一边大声呼喊着老人的名字,一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打完电话,老徐一瘸一拐地跑去开门,招呼同事们进来。
“救护车到了!快,快把老人抬上去!”老徐催促着众人。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老人没事了,幸亏送来得及时,没有生命危险,还避免了瘫痪。”听到医生回复的那一刻,老徐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嘴角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欣慰,更有一种解脱,仿佛多年来压在他心头的巨石终于被搬开了。
打给110的电话,无论多么细微的声音,都可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白茆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