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的雨点砸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噼啪作响。老宋望着雨幕,耳畔仿佛又响起靶场上清脆的枪声,那是他最熟悉的声音。
副驾驶座上的小谢正低头检查手铐和对讲机,年轻的脸上写满跃跃欲试的兴奋:“宋队,这雨太大了,那个叫‘光头’的嫌疑人今晚还会露面吗?”
老宋没应声,目光穿过雨幕落在远处的岔路口。那里是计划中抓捕“光头”的关键点位,也是20多年前,他摔断腿的地方。
雨点突然变得密集,砸在车顶发出沉闷的响声,像有人在耳边擂鼓。记忆里,20多年前的那场雨也是这样大——那时这条路还是泥土路,雨水把整条路冲刷出一道道沟壑,泥水混着草屑在脚下翻涌。
那时他还是小宋,刚从警校毕业没两年,跟着老队长抓捕外号叫“瘦猴”的毒贩。那个傍晚,雨幕把天空染成墨色。“瘦猴”在前面疯跑,他在后面紧追,泥水灌满胶鞋,跑起来又滑又沉……他看见“瘦猴”的身影在雨里晃了晃,拐进一片树林,便咬着牙加速追了上去,却没注意脚下被雨水泡软的土坡。
“啊——”膝盖撞上石头的瞬间,钻心的疼顺着骨头缝蔓延开来。他重重摔在泥水里,眼睁睁看着“瘦猴”的身影消失在树林深处。雨水混着血水从裤腿里流出来,在地上积成一小摊暗红。那晚的雨,冷得像冰。
“宋队?”小谢的声音把老宋拉回现实。对讲机里传来同事的报告:“光头”已经出现,正往岔路口这边走。
老宋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衣服瞬间被雨水打湿,黏在身上沉甸甸的。他下意识地按了按膝盖,骨头早就接好了,但遇到阴雨天还是觉得疼,仿佛在提醒他那个未完成的抓捕。
“记住抓捕计划,别冲动。”老宋回头看了看小谢,声音在雨里有些发飘。
小谢用力点点头,转眼就冲了出去,奔跑的身影在雨幕中像一道闪电。老宋紧随其后,脚步虽不如年轻时灵便,但还算矫健。
“光头”显然没料到会遇上警察,看到他们的瞬间就掉头往小岔路跑。这地方刚开发不久,周边种着不少农作物。“光头”速度很快,几个转弯就跑进了一片玉米地。玉米已经快要齐头高,被雨水压得弯下腰,成了天然的掩护。
“站住!警察!”小谢大喊着追上去,声音被雨声吞掉大半。
老宋的视线忽然模糊——不是因为雨水,而是记忆里的画面又涌了上来。也是这样的追逐,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眼里只有前面的目标,忘了身后的同事,也忘了脚下的危险……“瘦猴”跑掉后,老队长没骂他,只是拍着他的肩膀说:“没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我们会抓住他的!”
前面,小谢突然停了下来,在玉米地里四处张望。老宋心里一紧,加快脚步追上去:“怎么了?”
“刚才还在这儿……”小谢懊恼地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这雨太大,脚印都冲没了。”
老宋环顾四周,他想起老队长教过的:雨天追踪要看草叶的倒伏方向,要看泥土的新鲜翻动痕迹。他的目光扫过右侧一片被压倒的玉米,上面还沾着被雨水冲刷的泥土。“这边!”老宋低喝一声,率先钻了进去。
玉米叶划过脸颊,带着雨水的冰凉。膝盖的疼痛越来越清晰,像是在抗议这样剧烈的运动。前方,“光头”的背影在雨里格外扎眼。20多年前的“瘦猴”,此刻仿佛和“光头”的身影重叠,都在雨幕中仓皇逃窜。
“宋队,你歇会儿,我去追!”小谢从旁边跑过,脚步轻快得像只小鹿。
老宋想喊住他,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
前面传来打斗声,夹杂着小谢的喝止和“光头”的咒骂。老宋咬着牙加快速度,终于在一片开阔地看到扭打在一起的两人。“光头”虽然壮实,但显然不是年轻力壮的小谢的对手,已经被死死按在泥水里。
“宋队,抓住了!”小谢仰头大喊,脸上被溅满了泥水,笑容却格外灿烂。
老宋跑过去,他蹲下身,看着“光头”那张脸,像极了记忆里“瘦猴”逃跑时的侧脸。只是这一次,没有人跑掉。
“咔嚓”一声,手铐锁住了“光头”的手腕,也解开了老宋20多年的心结。
小谢扶着老宋站起来,年轻的手有力而温暖:“宋队,你没事吧?我看你刚才跑的时候腿不太方便。”
老宋摇摇头,望向远处渐渐亮起来的车灯——另一组同事赶来支援了。他拍了拍小谢的肩膀,就像当年老队长拍他那样:“好小子,干得不错。”
小谢挠了挠头,笑得格外开心。雨幕中,两道身影并肩站立。老宋知道,有些东西,正在这场雨里,悄悄传承。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大通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