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夏夜,空气中有一股黏稠的热气,连风都好像黏在了皮肤上,民警老李抹了把脖子上的汗,听见身旁“啪”的一声脆响——小王又在打蚊子了。
“消停点!”老李压低声音说。
眼前这个工地非常大,计划要建设一个大型CBD广场,算是辖区里的一件大事。偏偏最近工地上连续发生盗窃警情,偌大一个工地有许多个施工点,今天这里丢了准备铺设的线缆,明天那里丢了等待安装的扣板,可是,因为工地的监控设备不足,至今没有发现小偷的踪迹。师徒俩选择蹲点守候,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选择这个地点是有讲究的,这是从工地到高速路口的必经之路,如果在工地偷了东西出来,从这里走最方便。
“师傅,咱这法子是不是太原始了。”小王挠了挠手臂上的包。
老李没接话,目光扫过工地的围墙。他们之前都看过了,所有的围墙都没有攀爬痕迹,意味着没人从这里搬运东西翻墙离开,这案子透着些奇怪。突然他感觉小腿一痒,顺手将那只蚊子拍走的同时,捡起了地上的一片闪着微光的鱼鳞。
小王小心翼翼地问:“要不,明天我试试用大数据分析一下?”
老李点头:“都在说大数据办案,你们这代人是要有些新手段才行。你放手去做,看看有没有突破?”
第二天,小王在电脑前趴了一天。傍晚的时候,老李从辖区走访回来,瞅了瞅电脑屏幕,问小王:“有什么收获?”
小王皱着眉头不吭声,老李明白了,“暂时没进展也没关系,这方法肯定没错的,可能只是你还没琢磨透。”
听老李这么说,小王的脸算是阴转晴了些许,他指着屏幕解释道:“连续作案说明胆子大,翻墙麻利没有留下痕迹说明手段高,快速撤离说明有接应,我判断,应该是一个有实力的盗窃团伙来了我们辖区……我用大数据碰撞,试着找到了一些可疑对象,但总觉得还差点什么。”说着递给老李一份名单。
老李拍拍小王肩膀,“这个思路对头。我今天去工地和工友们聊了一天,也是想问问最近有没有什么生面孔出现,本质上和你说的是一个道理。”
“那您发现什么了吗?”小王问。
老李一边烧水一边说道:“有一点发现,但也是没琢磨透。”小王眉毛一挑,翻了翻老李放在桌上的笔记本,刚一打开就看到一片鱼鳞,干燥还沾着尘土。
小王捏起鱼鳞端详,老李喝了口茶对他说:“一会儿跟我去一趟菜市场。”
小王一脸震惊:“破案了?”
老李嘿嘿一笑:“老办法有老办法的优势。”
半小时后,老李带上小王开车出了辖区,到了几公里外的一个菜市场。小王看着人流拥挤的菜市场,问道:“那个盗窃团伙藏在这里……可师傅您是怎么串联起来的?”
老李摆摆手,示意小王跟上。不多时,两人走到了一个卖鱼的档口跟前。卖鱼的男子看到老李愣了一下。
“大许,找个地方聊两句?”老李说。
这个叫大许的男子两手一摊:“我已经不干老本行很久了,别烦我。”
老李笑了笑,说道:“凤凰木。”
小王闻言一愣,这跟凤凰木有什么关系?
大许一听这话,抓起一块抹布擦了擦手:“走。”
菜市场外的路边,老李和大许找了个台阶坐下,小王十分警觉地找了个三角站位,死死盯着大许,生怕他突然跑掉。老李和大许低着头聊了好一会儿,然后拍了拍大许的肩膀,站起来招呼小王:“走吧,回去了。”
小王再次一愣:“就这?”见老李已经头也不回地去开车了,小王扭头看了看还坐在原地的大许,连忙追着老李走了。
路上,老李没有再卖关子,直接和小王说了个明白:“大许原来就是我们辖区的居民,住在这个CBD工地的原址上,后来才搬走的。他家旁边原来有一棵凤凰木,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大许的妈妈每年都要在那里照个相。”
小王点点头不吭声,听师傅继续揭秘:“这次工地外围有一大片景观灯要建,大许前段时间回去的时候,听工人说可能要把那棵凤凰木锯掉,大许心里就不舒服了。”
“这大孝子想阻挠工地建设?”小王赶紧捧了个哏。
老李点点头:“大概他也挺着急,又没想好该怎么办,所以就溜回来把这个施工点的东西搬去那个施工点,把那个施工点的东西搬去这个施工点,来回倒腾,结果这些施工点发现东西不见了就很紧张,但是对工地多了些什么偏偏没太在意。”老李说道。
“所以,东西没有出工地,自然也就没有搬出围墙的痕迹了。”小王恍然大悟,“可是师傅,光凭一片鱼鳞就把大许挖了出来,您这手艺可真是神了。”
老李没搭小王的话茬,他翻开电话通讯录,“喂……施工队嘛,商量个事,有一盏路灯挪个两米呗,具体是……”
老李打完电话,从车窗倒影上看见小王还在摇头感叹,笑着说:“怎么可能光凭一片鱼鳞就找到大许,我就是看了你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可疑对象里面有大许的名字……”
小王心下感慨,光靠大数据碰撞无法准确感知大许的焦虑,只靠铁脚板又无法准确找到大许的身影。新时代的公安工作,既要会用铁脚板丈量社区,也得懂让大数据开口说话。
车窗外,工地上的塔吊正在云朵间写字。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小谷围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