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连绵细雨在山城下个不停,重峦叠嶂的青山和青砖黛瓦的村庄都在朦胧雾气中打盹。老杨家平房四周的菜地里,沟窝处已经有了浑浊的积水,几间屋的水泥地板也返潮了,到处湿浸浸的。老杨和老伴王氏饭后坐在堂屋里,眼望着大门外丝线般下垂的屋檐水发愁道:“要是再不出太阳,库房里那些晒干的包谷籽怕是要发霉了!”
那天正好周末,两个上初中住校的孙女都回家来了。老杨和王氏一早就进城买了新鲜蔬果,王氏在给菜园子防虫害时,热情的邻居张婶送来八个包子。王氏便赶在饭点前,做了丰盛的晚餐。两个孙女饭后写了一会儿作业便趴在床上各自玩耍。晚上九点钟左右,老杨和王氏招呼着她们洗漱睡觉了。
凌晨,两姐妹突发剧烈呕吐和腹痛。老杨见状立即上骑上三轮车载着两个孙女往医院赶,还好家住城乡结合部,几分钟就进了急诊室。急诊科的李医生简单问了几句病情,就凭以往的经验毫不迟疑地得出诊断结论: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
护士按照李医生的处方给两个女孩输液,但不仅没有缓解症状,反而像是加重了病情,在仓促抢救过后最终导致不治身亡。
老杨和王氏无法承受这眼前的“意外”,悲痛欲绝中赶紧给在外务工的儿子和儿媳报丧。接到噩耗的夫妻俩一边往回赶,一边报警,声称无法相信两个女儿是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致死,怀疑是被他人加害的。
刑侦支队连夜组织警力到医院勘查现场,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召开案情研判分析会,痕迹检验民警慕容说:“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否准确,需要法医检验复核;死者家中留存的食物要立即作毒化检测;不排除矛盾纠纷结怨,遭他人投毒或加害后灭口……”
法医对死者进行尸检,发现死者生前并未遭受过外力侵害,但在死者家中还没有吃完的包子、苹果和柿子表面都检出了广谱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的成分。“这种药剂用于防治果树、粮食作物和棉花等的虫害,死因可能与此有关。”慕容判断,老杨、王氏和送包子的张婶都有作案嫌疑。
通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得知老杨家与张婶家并无矛盾,老杨与王氏也无重男轻女思想,平时对两个孙女疼爱有加。“我早上拿了一些三唑磷兑水喷了菜园子,后面没洗手,估计下午做饭时沾到了包子、水果和饭菜上。”一旁的王氏回应。这就与法医给出的结论相符,但死者胃内容物没有三唑磷成分残留。
尽管如此,死者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慕容在老杨家中重新寻找蛛丝马迹。他在堂屋左侧堆放杂物的墙角,发现了十多个药瓶子,其中的五个磷化铝空瓶子引起他高度警觉,同时眼前一亮。
在慕容的专业知识储备中,磷化铝同样可以用于防虫害,但若使用不慎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反应,能够生成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磷化氢,让人中毒于不知不觉之中。
“你这些瓶子里的药用到哪里去了?”慕容问老杨。
“全部都放到库房里了,给包谷防虫。”老杨说。
慕容戴上防毒面罩,果然从玉米堆里找到了部分磷化铝药片,一些药片已被潮湿的水汽软化。
但这个库房并无门窗与死者卧室相通。慕容抬头发现一面墙的右上角,有一块空心水泥砖的空心孔是对穿透光的,而这个空心孔,正好与死者卧室相通,只是库房一侧孔洞略大,卧室一侧孔洞很小,如不仔细,基本不会发现,更不会与毒气流通联想起来。
随后,刑侦支队技术室全警协力开展针对性检测,在死者肺、心血、肝脏和肾脏中均发现了磷化氢含量。慕容使用磷化氢报警装置和检测仪器做了侦查实验,检测出库房和死者卧室的磷化氢气体严重超标。正是这些剧毒气体从库房挥发并大量渗入隔壁卧室,才导致两个女孩过量吸入,症见呕吐、腹痛,心肝肺肾等器官遭到了严重损坏。
无声的痕迹让死因水落石出,父母陷入丧女之痛的煎熬之中,老杨和王氏在为自己乱用农药造成的恶果悔恨不已,医院被卫健部门约谈处罚、责令整改并向死者家属支付巨额经济赔偿,李医生被吊销执业医师资格并被辞退。然而,这些再也无法挽回两个花季少女的宝贵生命。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