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文化频道  >  原创馆  >  回忆  > 正文

那一年,我战斗在汶川

记一段难忘的军旅岁月

2021年07月29日 10:50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吴小进   
中国警察网 · 吴小进  |  2021-07-29 10:50

  “传说,万禽之王凤凰,五百年乃集梧桐枝于自焚,烈火之中重获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福更髓。”

  2008年5月12日,层峦叠嶂、山青水秀的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了举世震惊的8.0级特大地震。一时间天崩地裂,山河易位,不计其数的房屋倒塌,七万余条生命消失于危难,数百万人员受困。那一年,我随部队赶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那一段经历也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宝贵、最闪光的时刻。

  临危受命,千里驰援

  5月12日下午,那天我担任值班排长,正组织连队战士领取武器准备下午的训练。突然房子发出一阵轻微的抖动,正在连队蹲点的刘政委,警觉性特别高,喊了一声“都到操场上去”。战士们纷纷跑到操场上,议论纷纷,有的说好像哪里打靶,有的猜测是爆破。后来连队张指导员从新闻联播上获悉原来是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当时,张指导员就敏锐地意识到,我们部队可能要出动,因为我们是军区离震中汶川最近的部队。连长立即通知全连做好出发救援的准备。果不其然,当天夜里,我们就接到上级命令,以摩托化机动的方式迅速驰援震中汶川。那天出发时天气还不错,但是越临近四川天气越冷,天开始下起一阵阵雨来,战士们的心情都很急切,希望早点赶到灾区多救一些人,像这样的雨对于灾区被困的人们无疑是雪上加霜。一路上,车内的气氛有些沉闷,没有了往日热闹的场面。出发前指导员进行了动员,并且说此次行动危险性很高,极有可能会有人员伤亡,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有的战士甚至在车内偷偷写起了遗书。当天晚上我们就从部队驻地飞驰1000多公里赶到了四川都江堰。经历了这么大的地震,我国最早的人工水利枢纽都江堰居然安然无恙,依然牢牢地守护着下游的群众。看着伟岸的都江堰,我们被古人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但时间紧迫,我们无心欣赏,一路向汶川继续进发。

  众志成城,扶危救困

  由于山体滑坡,都江堰前往汶川的路几乎全部被掩埋或塌方,我们只好放弃乘坐的车辆改由徒步穿越重重阻碍,冒着十分频繁的余震,不断艰难前行。一路上,我们遇见许许多多从震区里面出来的人。他们满脸的疲惫,无尽的沧桑与悲痛,看到我们犹如看到救星一样,满眼的渴望与感激。看到疲惫无助的灾民,我们主动将身上的干粮和水分给了他们,并详细询问了震区里面的情况。经过两天的跋涉,我们到达了震中映秀镇。映秀镇原本是个繁华的小镇,因为处于这次地震的震中心,破坏非常严重。漩口中学四层的教学楼倒塌,一楼和二楼全面被毁,旁边的小学更是夷为平地,师生伤亡惨重。看着满操场白布遮盖的尸体,有的战士,偷偷的躲到一边抽泣。这些可都是比我们还小的孩子啊,在最美丽的年华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不得不佩服国家救援力量的强大,仅仅两天时间映秀的救援队伍就已经饱和。按照救灾指挥部的安排,我们继续向汶川方向前行,一路上遇到群众需要救助时,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前往救援。有一次,当地村民向我们求助,说在桃关工业园附近的隧道内有人被困在隧道内,由于山区封闭,大型机械进不去,希望我们解放军帮忙救援。连长立刻带着我们赶到现场,在考察了地形后迅速制定营救计划,硬是花费10多个小时,用铁锹铁镐在隧道口挖出一个小口子,救出了里面受困的群众。还有一次,当地村民说山腰上有两个年纪较大的老人,身体也受了伤,无法自行走出山窝。我们葛副连长和军医带了3名战士,翻越数座山岭,将老人背出了山窝,为此自己还擦伤了腿。

  严守纪律,同甘共苦

  从映秀镇向汶川挺进时,要穿越很长一段危险的路段,期间需要攀爬多座高山、穿越多架桥梁,有的桥梁损坏严重,只剩下一条索道,下面就是滚滚的岷江,被当地人称作“死亡之路”。由于很多战士干粮已经分给了灾民,手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一路上我们一天只能吃到两顿稀饭。有战士饿的受不了,就捡些路上遗落的饼干、莴笋吃。有一次,几个战士偷偷地挖了老乡地里的马铃薯烤了吃。后来被团长知道了,就在营地开展了一次现场教育整顿会。团长的训话我至今萦绕耳边,久久不能忘记。“我们是子弟兵不是土匪,我们饿,灾民们更需要粮食,如果现在是在战场上,我就枪毙了你们!”自此无人再敢随意地采摘老百姓的一瓜一果,即使有时需要借用工具时,也是再三地征询老百姓的意见,用完及时归还,损坏了照价赔偿。正是由于我们部队纪律严明,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很多群众对我们说:“你们来了之后,我们也不再害怕了,夜里可以睡得着觉了。”为了感谢我们,当地群众还专门组织篝火晚会,邀请我们一起跳起了当地羌族的“锅庄”舞,再现了军民一家雨水情。

  守望“孤岛”,恢复重建

  由于汶川县山地林立,很多乡镇、村庄在地震发生后,交通、通信被切断,唯有翻越多座高山才能进入,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岛”。为了解救受困群众,我们派出小分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冒着余震的危险、翻山越岭深入“孤岛”,将受困群众转移出来,安置到临时搭建的帐篷内。也有些地方人员密集,如汶川县草坡乡,临近数十个村庄上千户居民,被困在山窝窝里面,转移难度特别大。我们不顾山高坡陡,背着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一趟一趟攀爬翻越,往返乡里,将生活物资分发给群众。为了尽快打通对外通道,乡政府网罗附近有限的挖掘机械,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抢修道路,但里面有机械没柴油,我们就和当地群众一起翻越重重山岭把柴油一桶一桶地背到里面,确保机械不能停,与时间进行赛跑。为了更好更快地帮助当地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我们采取“连包乡、排包村”的方式分散到各个村镇,为群众架桥、搭帐篷,抢收农作物,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了让当地的小该尽快恢复学习,我们还搭建了帐篷小学,组织连队文化水平较高的战士,当起了临时的“小老师”。作为一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我也有了展示才能的机会,虽然时间不长,却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离开的时候,我们收到了孩子们的感谢信和礼物,还收获了洁白的“哈达”,这些礼物和那份感情一直被我珍藏了起来。

  自5月13日到达四川阿坝州至9月初撤离四川,历时3个月多月。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用真心和实干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也捍卫了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这3个多月的经历,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精神。这些都对我后来在部队迅速地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如今,13年过去了,汶川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在灾区人民不懈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我也从军营走进了警营。但是在汶川抗震救灾的那些日日夜夜、每个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难以磨灭。这段难忘的经历已经转变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时时激励我在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新征程中勤奋工作、忠诚为民、甘于奉献、奋勇向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作者: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四大队 吴小进)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