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管理森严的警校还能屡发盗窃案?到底应该如何预防?


本人警校犯罪学专业的研究生,被盗经历很“丰富”,从研究生开学到现在第三个学期已经被盗了三次。今天就以本人的亲身经历,结合自己所学的犯罪学的相关知识理论,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希望可以对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应如何防范校园盗窃事故的发生? (一)三级犯罪预防理论 三级犯罪预防理论认为犯罪预防必须从实际的犯罪和被害方面着手,以公共卫生机构的防范和治疗传染病模式来设计犯罪预防的模式。措施: 1.鉴别犯罪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比如邻里照看(同楼层宿舍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忙照看别人的宿舍,产生一般威慑的效果)。 2.鉴别已经产生犯罪征兆的人,预防其犯罪(当然,不是让同学之间互相猜疑,只是平时可以多留个心眼,谨慎行事)。 3.针对已然犯罪人,预防他们重新犯罪(这种情况在大学应该不是很常见) (二)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即通过管理、设计等方式,建立一种特定的预防犯罪环境,在犯罪易发区或高发区,通过减少犯罪之机会而预防犯罪。措施: 1.增大犯罪代价,比如目标加固(在宿舍要将贵重物品锁进柜子里或者放在隐秘的地方,使犯罪分子没那么轻易找到目标,离开宿舍时要记得锁门,犯罪分子想进屋实施盗窃犯罪就要撬门撬锁,提高了他们的犯罪成本)、入口控制(在学校大门、宿舍楼入口处限制出入,控制外来人员的接近)。 2.增加犯罪风险,比如正式监督(由警察、安全警卫或内部保安人员在校园内不定期巡逻,对犯罪分子形成一定程度的威慑)、自然监督(由室友、同楼层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监督,多注意本楼层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雇员监督(比如由宿舍楼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宿舍维修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楼层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注意是否有陌生人或者形迹可疑的人出现)。 3.减少犯罪收益,比如移走潜在的犯罪目标(尽可能在宿舍不放现金,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明显的地方,比如桌子上、床上)、财产标志法(在自己的贵重物品上刻上不可察觉的永久性标志,这样不利于犯罪分子销赃,并利于警察返还被盗物品,但是这一条的作用并不大,平板丢后我使用苹果系统的定位功能进行查找我ipad,并没有什么用,犯罪人得手之后可能就直接关机了)。
|

最权威、最及时、最全面的公安新闻发布平台。
精彩的警察故事,靓丽的警花警草,靠谱的预警知识……实乃广大"警粉"微信必备!
- [微博控]那些警察微博的大V们[961]
- 公安部将于近期开通民警违纪违法[921]
- 废除“劳教”你高兴个啥?[1172]
- 警察作为特殊群体,适合提高退休[519]
- 敬告天下所有的吸烟者[671]
- 单独两孩,你生还是不生?[508]
- 单位要求民警家属督促民警遵守[628]
- 我媳妇说嫁给警察就是好[583]
- 刘金国:以动真碰硬的决心落实[847]
- 剑兰,我心中的公安文学殿堂[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