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文化频道  >  公安馆  >  头条  > 正文

5000万条短信莫名消失的背后

2021年11月11日 09:04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谢佳 黄斌   
中国警察网 · 谢佳 黄斌  |  2021-11-11 09:04

  五百万台手机被控制,五千万条短信被截取,出售公民信息获利790余万元,受害人遍布全国31个省份。近日,浙江省新昌县公安局侦办的“8·12”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进行了宣判,70余人受到法律的惩处。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将目光瞄准老年手机,通过安装木马程序截取老年手机中的各类个人信息,再将这些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用来“薅羊毛”。此案是新昌警方近年来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涉案范围最广、抓获人员最多的一起侵犯公民信息安全案件。

  外婆的新手机为何收不到验证码 

  2019年8月12日,新昌县市民小朱给外婆买了一台新手机,等拿回去用时才发现,外婆的手机无法收到验证码短信。小朱一连试了很多次,还是无法收到验证码,便怀疑外婆的手机被人安装了不法程序。当天,小朱前往新昌县公安局羽林派出所报了案。羽林派出所接警后立即通知了网安大队,网安大队副大队长陈懿立即前往处理。

  “我带着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实地测试了一下这台老年机,发现手机卡插入这台老年机中,就无法收到验证码,插入其他手机中,又能正常接收验证码,怀疑这台手机被安装了木马软件。”陈懿告诉记者,网安大队立即开展调查,对这台老年机进行了全面测试。经过反复的试验,警方发现,这台老年机上收到的验证码全部发向某一服务器。经过查询,这台服务器属于深圳的一家公司。警方还发现,这个现象不是个例,他们陆续检测了20多台同款老年机,都发现了相同的现象。

  鉴于案情重大,绍兴、新昌两级公安机关成立了由网安部门牵头的“8·1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专案组。在查明了整个犯罪团伙的组织框架后,专案组随即赶赴深圳进行抓捕。经过长达10天的蹲守摸排,专案组掌握了整个公司的人员结构。待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都到位后,专案组雷霆出击实施抓捕,一举抓获以吴某为首的14名犯罪嫌疑人,扣押电脑主机20余台,扣押作案手机1300余部,现场冻结资金1000余万元。回忆起当时的抓捕现场,新昌县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民警李赟赟告诉记者,那家公司内部有一个“神秘”的小房间,当他们进入这个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后,吃惊地发现房间有三面“手机墙”,每面“手机墙”上有近400只手机在不停闪烁,各种手机软件在屏幕上不停地跳转。在公司工作人员的桌上,还发现了“猫池”机器,上面插着许多手机卡。这家公司就是通过“猫池”手工盗取公民个人信息。

民警在抓捕现场发现的“手机墙”。

  木马软件悄悄潜入老年手机 

  在吴某等人归案后,根据手机生产商的线索,警方又成功打击了两家手机主板生产商,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前期,吴某等人极不配合,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经过民警7天的深入讯问,吴某等人的心理防线最终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据吴某交代,他们公司与不法手机主板生产商进行合作,将吴某公司生产的木马程序安装到手机主板内,然后流入市场,销售给生产商。这样的手机被销售后,一旦被插卡使用,吴某公司的后台工作人员就能收到该手机的数据,尤其是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并可以实时控制该手机发送短信、拦截短信、删除短信的功能。吴某还说,公司的业务现在不仅仅局限于老年手机,还偷偷延伸至普通手机和儿童电话手表。经查,已有2万余只儿童电话手表被安装了木马软件。

  吴某等人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获取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呢?这些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究竟被用来干什么?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办案民警。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办案民警向专业人士请求帮助。在专业人士帮助下,民警了解到,这极有可能是一个“薅羊毛”产业链。在清楚吴某犯罪的目的后,民警有针对性地进行讯问,最终,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逐渐呈现在民警面前。

  在这个犯罪链条中,以吴某为首的软件公司和手机主板生产商是上游,负责设计木马软件并将木马软件嵌入手机主板中,再将手机销售给客户,获取客户的手机号码、验证码等信息。之后,吴某等人将收集来的客户手机信息打包销售给例如“番薯”这样的二级批发平台。“这类平台就像公民个人信息的‘批发商’,他们从吴某这样的公司里低价收购个人信息,然后再通过QQ群、微信群加价出售给下游‘薅羊毛’的团伙和个人,从中赚取差价。”新昌县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王泽远告诉记者。

  在王泽远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番薯”平台。民警将虚拟货币充值进“番薯”平台,就可以选择所需要地区的手机号码,再点击一次“获取”按钮,就有一列列的手机号加载出来供选择。王泽远介绍,买家从“番薯”平台购买公民个人手机号后,可以接收从这些手机号中收到的验证码短信,借此进行“薅羊毛”活动。至于为什么选择老年机来“开刀”,吴某解释道,是因为老年机操作简单,木马软件植入简便,而且老年人一般不会注意到验证码消失的情况,所以选择在老年机上安装木马软件。

  一台台老年手机、一条条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公民的个人信息就这样在地下黑市场中“裸奔”,再被层层买卖、使用获利,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犯罪网络。

民警赴外地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  陈涛 摄

  “薅羊毛”盯上了商家福利 

  “薅羊毛”案件是一类新型犯罪案件,在浙江省内不多发。为更好地了解掌握此类案件的特点,“8·12”专案组特向发生类似“薅羊毛”案件的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派人前往取经,调取相关材料,并进行讨论研究,理清了案件其中的原理和新的抓捕思路。新昌县公安局组织侦查民警集中对山东、江西、江苏等地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经过3个月的抓捕行动,共抓获在“番薯”平台中购买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用于“薅羊毛”的犯罪嫌疑人105名。

  随着犯罪嫌疑人的到案,“薅羊毛”案件也不再神秘。根据梳理,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拉新”“套取”“倒卖”三种方式进行“薅羊毛”操作。以“拉新”为例,据犯罪链条“下游”人员董某供述,许多网络购物平台或者外卖平台有鼓励拉新人活动,老账号将邀请码推送给新用户,新用户在注册平台账号时填写该邀请码,老账号就可以获取5至20元不等的无限制抵用券,用这些无限制抵用券,他们专门挑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购买,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0元购”。怎么“套现”?一些商家推出现金红包活动,只需要将红包二维码推广给其他用户,让其他用户点击,待点击次数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可以拿到现金。犯罪嫌疑人将买来的手机号不断注册此类商家的用户,不停套取商家的现金红包,以此牟利。此外,警方还发现,一些人通过手机号码注册大量账号在App中刷点赞数、刷流量赚钱。

  “这些电商平台的活动主要针对的是新用户,而新用户的识别标准就是手机号码,只要你有未曾注册的手机号码用于注册就可以领取相关福利,于是这条黑色产业链就诞生了。”新昌县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从“番薯”平台上看,这条黑色产业链的范围就遍布全国各个省市,从获取的手机号码来看,归属地包含各个地区。警方查明,自“番薯”平台成立以来,从平台上购买信息的用户就达上万人,涉案资金流水达2500余万元。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