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文化频道  >  文化馆  >  图片  > 正文

冯凯文: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

2021年12月28日 09:15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方玉杰   
中国警察网 · 方玉杰  |  2021-12-28 09:15

  ■人物简介 

  冯凯文,1949年10月生,山东泰安人,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获中国摄影金路奖、中华艺术摄影金马奖、中国通俗文艺终身成就奖、上海郎静山国际摄影艺术终身成就奖等,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文化之星”。

《快乐时光》

  美是一种感动,可以欣赏,令人共鸣,甚至是超越体验层面的精神升华与交融。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常常需要人们去发现、捕捉和颂扬。

  读图时代,摄影艺术成为记载、见证、传颂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上亿像素的高清数码相机、手机得到了普及,大众随手可拍精美的图像,新时代新技术催生出一批优秀的摄影艺术家。12月8日,本刊记者走近著名摄影家冯凯文,了解他执着追求摄影艺术50多年,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大美大爱情怀。

《冰海之心》
《远眺金秋》

  “让最原始的美唤醒人类保护自然” 

  执着和勤奋是成功者共有的特性。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部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即一万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大师的必要条件。

  如果每天投入三个小时,一万个小时相当于十年,而冯凯文执着于摄影艺术却已经超过50年。

  “我退休前常常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拍摄的,退休后基本是全身心研究和创作。”冯凯文介绍,这是源于他对摄影发自内心的喜爱。

  1968年,冯凯文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部队购买了一台海鸥牌相机,让他把所在单位发展建设的情况留一些影像作品。他从此与摄影结缘。

  1985年初,冯凯文被调到内蒙古森林警察总队负责宣传工作。在这里,他接触到大量的关于森林覆盖率下降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资料,这让他不禁感慨:“破坏了森林和植被,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我不仅要当一个合格的森林卫士,我还要用照片去唤醒人类保护自然生态。”

  自此,他除了把镜头聚焦火热的警营生活,拍摄了《特警出击》《强化实战》《我为群众守平安》等成千上万的警察题材摄影作品外,还一直关注自然生态文明。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我要努力去拍摄最美的自然生态,让最原始的美唤醒人类保护自然。”于是,他利用节假日和2007年退休后的时间,23次进入西藏,3次进入墨脱;27次走进新疆,3次靠骑马野营走进喀纳斯白湖;4次踏上青海黄河长江源头4600米的高山;6次穿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还有南极、北极的亿万年冰川,他多次经历生死临界,先后拍摄了数以万计常人难以看到的自然世界,出版了画册《时光涌动》,其中有6幅摄影作品收入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之美》风光画册。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冯凯文指着2016年8月在北极拍摄的《冰海之心》对记者说。大自然巧夺天工,摄影家就应匠石运斤,方能展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妙。

  《在这里》

《安全屏障》

  “好的摄影作品必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艺术源于生活,但一定要高于生活。一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必须是鲜活的、生动的,有生命力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冯凯文指着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娓娓道来——

  《在这里》拍摄于2020年12月7日,画面中两名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分局巡警大队民警正在口岸广场执勤,他们每天在这里坚守,而在他们身旁,是虚幻匆匆而过的行人。一动一静,真实展现出民警永远“在这里”笃守忠诚、守护平安的坚定意志;

  《安全屏障》拍摄于2019年8月19日,在故宫周一闭馆期间,画面记录了故宫消防中队消防员训练后的合影。灰色的天地、古老的建筑、红色的消防设备,画面横向的拉伸,各种颜色的对比,衬托出充满活力的消防员为守护六百年故宫而铸就的安全屏障;

  《小主人》拍摄于2004年春节的大年初四,四川阿坝的几十名藏族群众在赶往寺院祭拜的路上休息,猛回首,却发现一个盛装小女孩牵着两头牦牛从山坡上走下来,当她发现有人在抓拍时,羞涩地将手指放在了嘴边。“头上两朵小花,一身红色盛装,洁白雪地上两头黑色的牦牛,那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油画。”

  《摔跤手》《快乐时光》《丽水特警》……自然的动作,生动的表情,鲜活的生活场景一一入镜。

  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山川河流、浩瀚星空……在冯凯文的眼中,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体,都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创造力,于是他努力地用镜头去捕捉,去呈现那些大自然中永恒不息的大美光华。

  “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美好的生存空间,我们就要去记下这些大美的世界。”冯凯文说,“美”并不只是技艺,“美”是历史积淀后的绽放,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传递。

《摔跤手》

《小主人》

  “每个人都可以拍出经典佳作” 

  冯凯文介绍,拍摄一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并不难,只需在硬件具备的基础上把握住“美”和“思想”。没有美,没有思想,也成就不了文明。文明互鉴,也是美的传递和共赏共鸣。

  “摄影的门槛很低,但摄影的走廊很长。每个人不一定能走到底,但都可以拍出经典的作品。”冯凯文介绍,现在的手机像素都很高,并且具有自动对焦美化功能,因此把握拍摄技巧很关键。

  ——拍摄纪实作品,要善于捕捉感动的瞬间,要选取和记录最具时代特征和典型的人、物、事入镜,真实、感人、有内涵的作品会更有社会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拍摄艺术作品,要突出欣赏价值,让人们在欣赏中不断感悟作品的内涵、内在美,作品给人留下的欣赏空间越宽,作品的艺术价值就越大;

  ——拍摄风光照片,可以先拍大场景,接着再排中场景,最后再捕捉局部亮点,拍局部时可能是残缺的、朦胧的、曲折的,但这些局部的瞬间往往更耐看,有深度、有故事、有味道……

  冯凯文说,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是相通的,他在广西莲花山拍摄蕨菜幼嫩叶芽的局部作品《森林乐章》时,仿佛看到了五线谱;他在拍摄《远眺金秋》时,仿佛听到了天地轰鸣……

  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情感、一个个故事,在冯凯文用镜头追逐“美”的历程中精彩展现。

  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教授敬笃看了冯凯文的摄影作品后留言:一切动态的情境,都会在静谧中,等待你艺术的重构。你镜头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在说话。

《大地欢歌》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