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午后,房间里不知从哪里飞进来一只蝉。这只蝉,全身乌黑发亮,稀薄的羽翼上透着明媚的阳光。它扑打着翅膀,没头没脑地在我的房间里飞腾,最后栖落在书桌前的吊兰上。
这只蝉的到来,让我想起在乡下老家的日子。老家屋后栽有一片小树林,杂生着各种灌木。每到夏日,树冠便像伞盖般撑起,把细碎的阳光筛落在重重树影间,整个老屋便掩映在浓密的树荫里。而那些潜伏在枝叶缝隙间的蝉,则会拉开嗓门,吟唱着火热的恋歌,唱响整个夏天。
我心中揣测,小小的蝉儿如何有这般嘹亮的歌喉?后来,我才从课本中知道,蝉的整个生命周期极其短暂。它们的大部分生命周期是在泥土深处度过的,直到夏季来临,幼蝉的成虫才会挤破泥土,爬到树上蜕壳吟唱。雄性蝉虫依靠腹体发声,从而吸引雌性蝉虫,进而获取交配权。可见,小小的蝉虫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而奋力高歌。
这只蝉的光临,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我总觉得,蝉鸣与我的童年生活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在我的印象中,大约只要有绿色,就会有大片的蝉鸣。待到蝉鸣落尽的时候,树叶也在季节的交替中凋敝零落。
如今,乡下老家所处的乡镇正在向周边的村屯扩展,老家附近的山坡早在几年前夷为平地,山坡上的树木也随之消失了。往年那些如期而至的蝉鸣已经少了许多。现在,误入我房间的这只蝉或许是累了,正安详地趴在吊兰的细叶上,一动也不动。倏地,它又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瞬间飞得不知去向。我想,它大概是通过窗户的缝隙飞走了……那里或许有更想要栖息的树叶,更适合它自由鸣唱的家园,待到秋天到来之时,它会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