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今年是我从警的第17个年头。而和我的警龄同岁的,是我的另一重身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英语接警翻译志愿者。
那天,作为接警翻译志愿者代表,我被邀请参观“上海110”开通30周年主题展。站在时光隧道的起点,那些留存于岁月中的记忆,在我的内心重新泛起波澜。
哦,又是那张海报!海报上,一名圆脸、短发,还稍微有点胖的女警正接听着电话。她脸上的笑容,好却似青荷上的露珠,又似星月朗照,那么的透明和纯净。
海报摆放在纪念展的开端,主角是2003年招募的第一批110接警翻译志愿者代表。第一次看到这张海报时,我还是一名警校的学生。这张海报就像春天,在我年轻的心里种出一片新绿。不久,我成为第二批志愿者中的一员。
时光的小手拂过了岁月的蓊郁葱茏,来到了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走上志愿者岗位不久的我们被借调至上海特奥会现场值守,负责涉外安保工作的翻译工作。
用外语为参赛的运动员介绍各项便利设施,带他们熟悉比赛的场馆和规则,引导他们有序出入场,虽然举手投足间运动员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稚嫩,但他们一直用简单的动作向我们表达感谢。那一刻,我明白,原来传递善意的方式是相通的。于是,一张合影将我们全体翻译志愿者和运动员漾起的微笑定格,记录下那相遇的美好。
一张在指挥大厅落地窗前拍摄的民警合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想起2010年秋天和110接警员们一起奋斗的日子。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针对涉外类警情,为了保障指挥中心的前端处置时效,我们各语种翻译志愿者兵分两路,一部分人继续保持“三方通话”的工作模式,另外一部分轮流在指挥中心现场值守。
一阵急促的铃声,惊破了夜色。电话那头除了能辨别出是英语外,就是断断续续的呜咽声。也许是来自母语的亲近舒缓了男子的情绪,一番交流后,男子道出了实情:其中国籍妻子因家庭矛盾要与其离婚,男子情急之下报警求助,试图阻止妻子离家的脚步。我用英语解释了110处置求助类警情的正常流程外,还告知他当地居委会及社区民警的调解流程。男子耐心倾听着,他心中燃起的夫妻复合的希望顺着电话线传到了我的耳畔……
走出纪念展展厅,看着市局大院里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正绽放着,又到纳新的时候了。面试等待室里,挤满了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新警,一名有着秋水般清澈双眸的女警好奇地问我:“姜老师,您为什么可以坚持做那么多年呢?”
是啊,花开过十七季,又落过十七季。看着一批批新人加入,也许是因为这些记忆中的高光与温暖时刻,让我的生命在藏蓝底色之上开出了新的花朵。
在很多人看来,110接警台像是一条生命线,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我们的志愿者工作就像这条生命线上的一条彩色丝线,用语言做针,用爱去牵引,让更多的人重归幸福生活的轨道,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虹梅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