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在祖国的东北边陲,跃上山尖的太阳并没带来预期的暖意,只有漫山柞叶随风起舞,传递着秋天的讯息。
清点执勤装备、检查卫星电话……奋斗边境派出所民警梁佳驱车来到黑龙江省东宁市086县道南绥公路边境前沿入口处,开始了新一天的例行巡边。
“南绥公路依山而建,东侧就是连接边境的密林,这是咱们巡边的第一出发地点。”收拾妥当,梁佳一边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同事介绍情况,一边发动警车。
20分钟后,警车驶入通往边境线的土路,三步一小坑,五步一大沟,车技不娴熟的人很难掌控方向盘。“常年守边巡逻,习惯了。”专心驾车的梁佳,对这样的路况早已见怪不怪。
继续向前颠簸半小时,一片大豆地映入眼帘,梁佳停好车,拿出手绘边境要素地图开始补充资料。
“不同时间来边境,看到的景观也不一样。同一条小河,春天水大,秋天就可能变成干涸的石头路。”梁佳一边向同事介绍边境情况,一边不时在图上标标点点。铅笔行走图上的沙沙声,与秋风相融相和,宛如一支秋之奏鸣曲。
奋斗边境派出所所辖边境线有9.2公里,林深草密,地形复杂。自警校毕业分配到这里,梁佳就开始与边境结缘。寒来暑往,数不清走了多少次巡边路,只记得山上的野核桃树已经结了10年果。
“越是这个时候越得防范非法越界人员,不能有一丝马虎。”国庆将至,抵边人员比平时多,梁佳和同事哨兵一般“焊”在边境线上,劝返抵边游玩人员,制止非法采集作业的群众,防止发生越界事件。
好的猎手,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蛛丝马迹。在地图上标记更新边境要素后,梁佳沿小路向前行进。突然,他眉头一紧,盯着路边的浮土思索了起来。浮土上,清晰地留着几双脚印和3枚烟头。
仔细观察这些杂乱无章的脚印,梁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几个人停在路口抽烟短暂休息后,沿小路进了山。根据山形走势,梁佳和同事抄近道一路搜寻,不到20分钟就找到了5名未经审批在边境地带采蘑菇的群众。将他们移交给后续赶来的民警后,梁佳二人重新走进密密的山林。
“快看,到界碑了!”走出树林来到巡逻路旁,梁佳一眼看见了铁丝网附近的363界碑。
“要到国庆节了,让界碑也穿上新衣裳!”梁佳拿出提早准备好的油漆和毛笔,神情专注地为界碑描红。
身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在梁佳眼中,界碑不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它的庄严和神圣早已成为移民管理警察的精神图腾。
巡边途中,不时还会有场偶遇。梁佳远远看到两个身影,走近一看,是派出所护边员张臣夫妻。
“这是养牛场,那边是松茸山,以前这边有条小河里面还产金子呢……”年过六旬的张臣家住南天门林场,是当地有名的“百事通”,每次遇见民警,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说起边境前沿的新鲜事。
寒暄中,两队并成一队。“你看,这边的铁丝网损坏了一段,应该是被河水冲的。”“一会儿我量下长度报给相关部门,争取尽快修补。”大家相互交流着,三句离不开边境的人事物。
天高云淡,秋风阵阵,草木皆向一个方向齐刷刷倾斜着。一望无际的寂静山野,成为这场“不期而遇”的背景板,蜿蜒曲折的巡边路,诉说着数不尽的守边故事。
秋天的雨,总是来得突然。刚才还在远处游荡的乌云,转眼就飘到了头顶。秋风更紧,草木迎风摇摆,随着几道闪电撕裂长空,豆大的雨点在闷雷后噼里啪啦砸下来。梁佳和同事穿上雨衣,步行前往最后一个巡逻点……雨中山路,湿滑难行,路旁一人高的蒿草经受不住大雨倒伏在山路上,人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跟头。艰难行进一个小时后,雨水渐收,梁佳一行也结束了巡查。脱掉雨衣,执勤服已被汗水打湿。
山野天色暗得早,太阳渐渐滑向远山,梁佳和同事完成巡边任务,一路驰骋的警车将如黛山峦甩向身后。
返回派出所途中,梁佳欣喜地看到,道路两侧路灯上已经整齐划一地悬挂起五星红旗,在鲜花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举目繁华间,闪耀国旗红。这一刻,他更加明白,在巍巍边关,巡边不仅是简单的出发回归,更意味着沉甸甸的使命担当。
(作者单位: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